2023年台灣電動車能耗排行榜前10名出爐 各車款最節能車型排名總整理! 進入2023年,台灣各汽車品牌積極導入純電動車款,提供給消費者更多元的選擇!截至2023年7月3日,國內市售電動車共有34款,除了大家在意的續航里程與充電時間外,誰的能耗表現最優異、每度電可以跑最遠里程?《地球黃金線》整理能源局測試結果,為大家列出總代理銷售的能耗前10名的車型。 2023 年 7 月 3 日 看更多
充飽只需10分鐘!豐田下一代電動車 固態電池讓續航增2倍 日本龍頭汽車廠豐田(Toyota)決定搶攻電動車(EV)市場大餅,《時事通信社》報導,該集團研發部門日前表示,他們將在2027至28年間推出、下一代使用固態電池(all-solid-state batteries)的新型電動車,這類電動車最大特點有二,一是充電效率非常高,只需10分鐘就能充飽;其二則是車輛續航力更久,相比目前的bZ4X車款,滿電狀態下能跑2.4倍距離,被豐田視為搶攻市占率的重要新武器。 2023 年 6 月 13 日 看更多
日常通勤該選電動還是燃油機車? 以「這考量」來選擇最實用 先前有網友因為續航力的問題,選擇放棄騎乘三年的Gogoro機車,轉頭擁抱傳統燃油機車的懷抱,因此可以知道白牌機車騎士,若想要以通勤作為主要訴求,續航力的多寡會是首要考量。首先從PBGN的續航力來說,先前Gogoro執行長陸學森表示,2019年夏天將會推出21700鋰三元電芯,將原本1374瓦提升至1740瓦,並將續航里程提升至170公里,同時PBGN聯盟內的各品牌車款,都能享有全新的高瓦數電池。 2023 年 3 月 17 日 看更多
電動車續航力多少才不會有里程焦慮? 網友熱議:不確定性才是最大問題 電動車續航力到底需要幾公里才夠用?觀察目前市場上電動車續航里程,可能還是沒辦法找到一個比較有共識的答案。從400公里到1,000公里,依照價格與用途設定,電動車續航力有著巨大差異。過去有一段時間車廠持續追求更高電量與續航里程,但碰上800到1,000公里這個門檻後,車廠也開始反思到底應該如何在成本、重量與續航力之間找到平衡。 2023 年 1 月 19 日 看更多
電動車就連音響也要重新設計 Panasonic推出更省電音響系統 電動車輛的所有系統幾乎都經過了重新設計,對於車輛科技來說,燃油車款與電動車完全不同,引擎變成了馬達,不僅體積縮小,連中央的傳動軸都可以不用,而整個底盤都放置了電池提供車輛能源,現在更進展到內裝也隨著變成電動車而有所不同,日本電器大廠Panasonic現在即將在CES消費性電子展上發表全新的音響系統,這套音響系統對於電動車來說最大的幫助就是可以省電達到67%,將會幫助電動車擁有更長的行駛里程,同時保有高品質的聽覺饗宴。 2023 年 1 月 5 日 看更多
單次充電里程破紀錄 澳洲大學生作品Sunswift 7續航超過1,000公里! 許多人認為電動汽車的單次續航里程越長,就可以讓車款迅速普及,並且與燃油汽車相抗衡,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大廠不斷強調自己的電動汽車有多麼長的續航里程,像是Lucid的車款就擁有多達840公里的單次續航里程,不過市面上的產品都沒有這輛Sunswift 7來的厲害,來自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的學生們打造這輛太陽能充電的電動車款,充飽電的情況下將可以行駛超過1,000公里,雖然這輛車並不是量產車款,但也為電動車市場創造出更好的設計想法。 2022 年 12 月 21 日 看更多
Ioniq 6如何創造614公里續航力? 關鍵在於「這設計」更花心思 電動車的續航里程是許多人購買的評估關鍵,畢竟充飽一次電可以行駛更長的距離的話,大家會更想要這輛車,而目前幾乎所有電動車款的單次充電續航里程都已經突破了400公里,意味著充飽一次電可以從台北開到高雄沒有問題,現在來自韓國大廠現代的Ioniq 6更在WLTP的測試規範下跑出了614公里的優秀成績,而根據他們官方表示,除了電池管理系統以及馬達的輸出更有效率之外,有很大的一個重點就是來自於車輛的空力效率,因為Ioniq 6的風阻係數值僅有0.21而已,這是目前汽車界當中最低的其中之一。 2022 年 10 月 6 日 看更多
Peugeot替新版e-208裝上e-308動力總成 續航力一舉提升到400公里! 隨著電動車在汽車市場愈來愈熱門,消費者也更願意嘗試純電車款,不過還是有不少車迷擔心純電車的續航里程。對此,現在也有汽車品牌透過硬體的升級,讓新年式車款擁有更好的動力以及續航力。Peugeot日前宣布新版e-208將會增加15%的動力以及10.5%的續航力,在WLTP的測試規範下可以擁有400公里的續航里程。 2022 年 9 月 28 日 看更多
更多續航里程根本沒必要! BMW高管:未來電動汽車續航不超過1,000公里 電動車續航里程一直是備受討論的關鍵,畢竟如果有更長的續航里程,對於駕駛來說將可以更加輕鬆,但是近日BMW的高階主管出面表示,更多的續航里程根本就沒有必要,表明未來品牌的電動車款其續航里程都不會超過1,000公里,雖然目前的電動車輛能夠達到這種里程數的車款其實也不多,但是這跟他們的新型電池有所關聯,因為這顆電池將可以擁有更高效的充電效率,同時還可以保有更良好的電池壽命,所以他們才會認為未來的電動車款根本就不需要更長的續航里程,只要靠充電技術既可以解決里程焦慮的問題了。 2022 年 9 月 16 日 看更多
Mazda邁入純電世代第一步就跌倒? MX-30賣完了但未來不樂觀 不管歷史多悠久、規模多龐大,車廠仍舊會犯錯,幾乎各大品牌都曾推出過失敗產品。只不過一般而言,在面對產業重大轉捩點的時候,車廠都會更加謹慎,仔細評估市場需求並開發能符合消費者需要的新車,畢竟好的開始能讓人留下深刻印象。 2022 年 8 月 29 日 看更多
電量0%還可以開多遠? BMW i4 M50開到電表歸零還能行駛20公里 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是許多人在買車前最大的考慮因素,畢竟充電站的普及率還不像加油站這麼常見,而且如果真的沒電的話,也不像是汽油車救援這麼方便,而各種純電車款開到沒電的時候反應也不同,因此大家也會好奇每輛車開到沒電會有什麼事情發生,對此國外就有YouTuber直接實測BMW i4 M50這輛車電池用盡的反應,沒想到在儀表顯示電量剩餘0%的時候,i4竟還可以行駛超過20公里,對於一輛電動車來說這可能是救命的里程,也顯現了原廠對於電動車都還是有一定的保護措施,讓車主可以安心使用該車輛。 2022 年 8 月 24 日 看更多
一首歌的時間充飽200公里電量! 小鵬新電網將顛覆遊戲規則? 全球車市都在拼電動車,除了價格以外,消費者更在乎的是車輛的續航力與廣布的充電樁基礎建設,隨著電池技術與充電網絡的進步,眾車廠拼的是盡可能壓縮車主充電時等待的時間,畢竟時間就是金錢,如果能把EV充電時間縮短到像加油一樣便利,那麼電動車的滿意度與競爭力將是極其可觀! 2022 年 8 月 17 日 看更多
測量電動車里程應該這樣做! 計算方法統一後更好比較數據 隨著電動車的普及之後,許多人會開始比較電動車所需要的電耗表現,就像是油車一樣,大家都會好奇自己的車油耗表現如何,例如每公升可以跑幾公里,又或者是每100公里需要耗費多少油料,而現在是電動車邁向普及的階段,大家對於電耗的計算還沒有大致上的標準,而在美國現在是使用MPGe,也就是等效的燃油油車每加侖可以跑多少英里,這是美國環境保護署在2010年所建立的,目的是為了讓消費者可以輕鬆地比較電動汽車與燃油車款之間哪一輛車比較節能,但這項指標會有點難以理解,因此外媒認為應該要有更統一的標準才行。 2022 年 7 月 27 日 看更多
Volkswagen發表品牌首款純電概念房車 ID. Aero Concept續航力超過600公里 以2018年ID. Vizzion Concept概念車為基礎,Volkswagen正式發表ID. Aero Concept純電概念房車,雖然仍舊歸類在概念車,但ID. Aero Concept成熟度其實已經很高,量產版本估計可能不到一年就能問世,成為品牌未來全球戰略純電房車。 2022 年 6 月 28 日 看更多
賓士Vision EQXX「一桶電」實跑超過1,200公里 再跑11圈賽道才把電用完! 賓士在今年1月時後發表了純電概念車Vison EQXX,作為下一代量產電動車的火力展示,其所宣稱的超過1,000公里續航力更是令人相當驚豔。不過原廠宣稱跟實際表現通常會有落差,深諳這點的賓士就實際跑給你看,繼上次德法長征1,008公里之後,這次再規劃從德國斯圖加特總部出發到英國銀石賽道的電耗之旅,不但一舉把Vision EQXX的續航力紀錄推升到1,202公里之譜,最後還是靠賽車手在賽道上狂飆11圈才把電池電量給用完! 2022 年 6 月 25 日 看更多
實測用電動皮卡拖露營車 里程數竟然直接打對折! 隨著電動車的普及大家也會好奇各種使用狀況是否與以前的油車相同,就像是近年來很瘋的露營拖車,在車輛變成電動車之後續航里程究竟會有什麼樣的變化,現在外媒就直接開著一輛最新的Rivian R1T,並且拖著一輛Airstream進行實測,而結果並不讓人意外,續航里程直接打了對折,原本擁有505公里的續航里程變成了225公里,因此如果有想要買輛電動車來拖露營拖車的人需要注意,可能不像你想像的這麼方便。 2022 年 5 月 27 日 看更多
這台電動車不用20萬! Squad Mobility續航里程可達100公里 當電動車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冒出的時候,大家在意的是價格究竟可不可以壓低,畢竟一輛平價的電動車也要超過150萬元,近日發表的Toyota bZ4X就開出了159.9萬的售價,而現在竟然出現了不用20萬台幣的電動車款,但與其說它是一輛電動車,不如說這充其量就是比高爾夫球車還要再好上一點點的四輪載具,不過這家公司似乎還想要打造更大的四輪產品,讓車輛的極速可以達到時速70公里,如此一來在都會區將會變得更為實用且便利。 2022 年 5 月 18 日 看更多
有鴻海實力加持! Fisker Ronin續航力逼近900公里 新創電動車品牌Fisker因為與鴻海合作,因此在台灣也有了知名度,雙方合作將共同打造名為Pear的純電跨界新車。在MIH平臺協助下,未來將有機會推出更多有競爭力的車款。近日Fisker又釋出了新車預告,要開發一款高科技純電GT跑車,目前車名定為Ronin,原型車預計明年8月公開。 2022 年 5 月 6 日 看更多
中國電動車讓特斯拉嚇到 挪吒S續航里程突破1,100公里 雖然我們經常在嘲笑中國車輛的設計相當難看,但你不得不承認他們的產品多到讓人眼花撩亂,而在這當中總會出現少數優秀的成果,就像是近期發表的挪吒S,這輛車在近日的北京車展當中進行了線上發表,其實早在2020年的時候這輛車就以概念車的形式出現,現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即將推出量產車型,據悉其續航里程可以來到驚人的1,100公里,而且他們的目標還放在擁有Level 4的自動駕駛科技,只不過現在售價尚未出爐,會不會又是另一場電動車騙局也沒人知道。 2022 年 4 月 25 日 看更多
想讓電動車開更久? 把握4招讓你的EV電池更健康 電動車聲勢與銷量日漸暢旺,不僅相關技術已經取得長足進步,電池技術更是迅速發展,但目前來說,距離充電基礎建設的普及仍有好一段路要走,而這也成為電動車主里程焦慮的主要來源,畢竟當電量快用光時可是沒法“用愛發電”!既然,充電樁不夠用、電池也還不夠大顆,那就讓專家來交幾招省電撇步,讓你的EV電池更持久、里程跑更遠! 2022 年 4 月 6 日 看更多
車對車隔空充電專利申請中 你車沒電?我們邊開邊充! 即便在綠能潮流中,電動車的前景已相當明確,但目前為止,要為電動車充電仍將面臨著許多挑戰,除了充電基礎設施嚴重不足外,充電樁的功率與效能距離人們所期望中的樣貌還有一大段路要走。也因此各種要“餵飽”電動車的想法與創新發明就不斷地被提出,像是換電系統、無線充電板與充電高速公路等。 2022 年 3 月 18 日 看更多
天冷縮起來也不行? 韓國政府擬針對Tesla低溫續航縮水開罰 韓國反壟斷機構正考慮要對美國電動車廠Tesla開罰,理由為發現該公司對電池規格敘述有誇大不實的疑慮。Tesla聲稱旗下Model 3續航里程為528公里,但是在攝氏零度以下的氣溫環境,續航里程會明顯縮水。這是鋰電池化學物質活性降低所導致的狀況。 2022 年 2 月 23 日 看更多
2024起賓士電動車可選配太陽能板 續航力每天增加25公里! Mercedes-Benz近期最令車壇騷動的莫過於稍早公布的VISION EQXX的概念電動車,挾F1冠軍車隊輕量化技術與極致空力設計,創造僅0.17 Cd的驚人風阻係數,配合高功率電池模組及1750公斤車重,創下單次充電後最高可達1000公里以上的續航力。 2022 年 1 月 7 日 看更多
為EV充電竟可以叫外賣? 戰鬥民族首創「尊榮充電」服務 儘管汽車的綠色動能時代已如火如荼地展開,但在充電基礎設施還未能普及的當下,里程焦慮仍是阻礙電動車發展的巨大絆腳石,除了持續提升電池技術與EV續航力,更有人不斷動腦筋要為“餵飽你的電動車”這件事貢獻好點子。戰鬥民族俄羅斯有一家名為L-charge的新創公司計劃在2022年推出行動充電站,希望能在不斷增長的需求與當前有限的充電基礎設施中強得商機。 2021 年 12 月 30 日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