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車近期推出的SU7電動轎跑,除了一些瑕疵事件而成為熱搜之外,讓創辦人雷軍忍不住表示「大家用放大鏡看我們」,同時在外觀設計上,也因為與保時捷Taycan神似,引發熱烈討論,還被調侃為「米時捷」。Porsche中國總裁Michael Kirsch日前在第4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上接受訪問時,也展現幽默且高情商的回應:「好的設計總是心有靈犀」,同時強調期待與遵循同等高標準的企業進行公平競爭。
自從小米SU7於3月28日亮相以來,由於其與某些Porsche車款外型相似,被網友戲稱「米時捷」。不過,據報導,「米時捷」的商標已經被中國多家公司和個人申請註冊,顯示這一名稱已經引起了廣泛關注。Michael Kirsch則指出,保時捷一直堅持其獨特的設計美學和「設計追隨功能」的原則,得以在過去75年裡建立了極具特色的品牌形象與辨識度。
至於從3C科技產品跨進電動車領域的小米,創辦人雷軍在SU7發表會上表示,他們的目標是打造能與Porsche和Tesla匹敵的「夢想車」,不過,這似乎也讓SU7外型有了保時捷的影子在其中,只是小米SU7的市場定價遠低於保時捷Taycan,前者售價21.59萬人民幣起 (約新台幣97.2萬),後者以最便宜的Taycan 4 Cross Turismo來說,售價100.8萬人民幣起 (約新台幣454萬)。
小米強勢跨進電動車領域,但大陸新能源車的二手市場卻呈現不樂觀的景象。根據中媒報導,一位北京劉先生2020年以21萬人民幣買了一輛新能源車,4年開8萬公里,二手價只剩新車的3分之1、另一位陳先生2022年33萬人民幣買的新能源車,2年後的車價只剩新車4成。陳先生分享了他們的經歷,新能源車的價值迅速貶值,使他們在轉售時遭遇重大損失。中國新能源車的二手市場慘況,基本上就是因為新車掀起的價格戰,有些人更調侃只有冒險家敢再買。
回過頭來看保時捷,自2001年進入中國市場後,也在2015年起成為Porsche在全球的最大單一市場,但是2023年於中國掛牌79,283輛,卻比2022年衰退15%,今年第一季在中國一樣較去年同期下降24%,Michael Kirsch說明,一方面品牌始終堅持「質量優先」的策略、又新車發表與交車期會有一段時間差,加上去年同期是疫情後的短暫銷量反彈,才會顯得今年掛牌數衰退較多,但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