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序進入2024年,正好是TNCAP (Taiwan 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台灣新車安全評等計畫) 實際運作滿一週年的總體檢好時機。在2022年8月位於ARTC車測中心的實驗室掛牌啟用之後,2023年開始公佈車輛安全評等報告後才算是真正的TNCAP元年,第一年以每季兩款車型的進度、一年下來共計發佈了台灣車市排名前八強的撞擊與主動安全項目成績,不分國產進口的選車原則讓消費者能夠更清楚地了解到自己買到的車輛客觀安全性表現到底在哪裡!但TNCAP的首年運作成立其實也遇到不少爭議,如正式營運前的選手車風波、客貨車安全性問題以及最重要的光是停產車型就撞兩次的事件,就讓我們來爬梳TNCAP台灣新車安全評等計畫的各項爭議以及2024年的重大改變!
TNCAP是什麼?
全名為Taiwan 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的TNCAP,與知名歐洲的Euro NCAP、美國的IIHS或是近年來因為亞太規新車的關係而越來越被台灣消費者看重的Asean NCAP一樣,是屬於「第三方」的車輛安全評鑑單位。第三方的意思是TNCAP既非政府法規要求 (上市前須通過) 也非車商自行送交各個實驗室 (通常為上市前通過審驗所進行) 所進行的安全報告單位,這類型的NCAP制度是針對市面上「已上市」車款所進行的安全評鑑計畫。TNC
差異在於政府法規要求的撞擊測試是針對新車上市前的評估,我們通常只能在車輛安全網上找到的一輛車通過與否的合格證明,也就是說我們僅能知道能在台灣上市買到的車輛至少會有及格60分安全性表現,但具體各個項目表現為何,因為這些測試是車商自行出資送測 (ARTC或ARTC認證的實驗室) 的緣故屬於「個資」,原則上不會公之於眾。如果想要,知道一款車型較詳細的安全性能如成人防護、孩童防護甚至是主動安全系統的實際表現,就得等TNCAP這種NCAP制度來揭露了。
為什麼我們需要TNCAP?
在有了政府把關之後,為什麼我們還需要TNCAP這種單位來揭曉車輛安全性,尤其是TNCAP預算還是來自交通部,不會有疊床架屋的可能性嗎?就如前段提到的,採用星等制度且會公布測試過程影片甚至是每一測試項目測試成績的TNCAP,能比法規要求的合格與否讓消費者知道更多車輛安全性的訊息,而且最重要的是TNCAP的撞擊測試規範比法規要求的還要更嚴格,如40%偏置撞擊項目法規要求時速為56km/h但TNCAP把標準拉高至64km/h,相關的人偶擺放規定以及感應器的數量TNCAP要求皆比法規更高,也會讓消費者知道車輛有無全部座位都配備安全帶警示器這類規格表上看不出的規格差異。
台灣為什麼要自己弄TNCAP?
其實有在關注車市動態的讀者們就知道,市面上已經有公信力極高的TNCAP、IIHS以及JNCAP或Asean NCAP等車輛安全評鑑計畫,台灣買得到的乘用車新車絕大部分都能見到相關的安全測試報告,那麼台灣自己弄TNCAP的意義在哪裡?我們常聽到同一款車的歐規以及美規版本,其中差異不見得只體現在配備面或是動力系統的輸出數據,也會展現在安全規格面上,車商們通常會因為各國車輛安全法規的不同而打造出不同規格的車款,畢竟車輛能夠上市最低標準是要通過該國法規要求。而根據交通部轄下VSCC車安中心的研究指出,有些車款在歐洲獲得Euro NCAP五星認證,但具體規格不一定是導入台灣的那一款,國產車型也是同理。
在這個前提之下,就能知道一款車型的Euro NCAP或是IIHS成績不見得能夠直接套用到其他市場上,再加上Euro NCAP成立多年是有直接發揮「督促」車廠提升車輛安全性能的功用,屬於台灣人的公開車輛安全評鑑制度確實有其必要性。再加上NCAP制度能夠因地制宜地規劃屬於當地交通環境的測試項目,如Asean NCAP就有針對東南亞市場機車多的特性而設計二輪盲點測試項目,TNCAP首期 (至2023年為止) 1.0版本的規範雖然是從Euro NCAP 2017版調和而來,但主導TNCAP運作的VSCC在先前受訪時就表示,2024年至2028年執行的TNCAP 2.0版本,就會將標準與較新的Euro NCAP 2022版接軌,並很有可能會導入針對機車跟其餘弱勢用路人設計的安全測試項目!
TNCAP怎麼測,車怎麼選?
由於TNCAP成立之處有大量借鑑Euro NCAP制度的關係,我們可以看到測試類別同樣分為成人防護、兒童防護、行人保護以及安全輔助系統四大項目,而四大項目之下總計有17項測試、而各個項目測試評分加總起來就會是該項目的總得分,TNCAP會把每一項目總得分換算為消費者較好懂的星等制,而一輛車的最終成績,則是以該輛車「最低」項目星等得分而定。簡單來說如果一款車型的TNCAP測試報告如下:成人防護五星、兒童防護三星、行人防護五星與安全輔助五星,即便四大項目中有三個得五星,但總評價是依照最低的兒童防護三星而決定的。
至於TNCAP選車原則,基本上是以年度銷售前八強而決定,2023年首年正式公佈的分別為Toyota Corolla Cross (國產,五星) 、RAV4 (進口,五星) , Corolla Altis (國產,五星) 、Honda CR-V (國產5.5代,三星) 、Ford Focus (國產,五星) 、Kuga (國產,三星) 、Nissan Kicks (國產,五星) 以及Yaris (國產,三星),加計2022年就開始進行測試的作業時程,基本上TNCAP首年是依照2021年度的台灣車市銷售排行榜而決定。另外由於各國NCAP制度原則上都是以乘用車為主,所以當年銷售排名前八名的CMC Veryca,以及這兩年銷售狀況火熱的Town Ace等商用車型,短期間應該是看不到他們的TNCAP測試報告。
TNCAP成立爭議大盤點!
也正是因為選車、購車以及測試流程的時間差,導致2023年公佈八款受測車型清單時,就遇到了CR-V 5.5代停產6代準備上市,以及Yaris報告發布時已經停產的停產車也撞的爭議!對此交通部以及VSCC車安中心的回覆指出,如5.5代CR-V以及Yaris因為車輛銷售已久累積了大量車主,加上這兩款車型在二手市場上表現也相當熱絡,撞測這兩款車型對於現有以及潛在車主還是具備高度參考價值。對此,一個以新車安全評鑑計畫為名的制度來說,測試已停產車款確實難撫平國人的疑慮,但VSCC車安中心有表示在現行規章制度下交通部是有最終車輛選擇權,就看今年以及後續TNCAP選車,是否可以跳過現行選車原則的作業時程限制,選擇台灣車市較新款的熱賣新車了。
另一個值得一提的爭議點,就是台灣獨有客貨車認證車型而導致的TNCAP測試成績較不理想的現象了。首年八款車型之中符合客貨車認證資格的5.5代CR-V以及Kuga,都是在兒童保護項目中僅得到三星成績,而且TNCAP給出的細節報告都指出兩款車型後座都出現了測試人偶遇到安全帶滑落的現象,成為兒童保護項目中得分偏低的關鍵原因之一,有不少媒體以及消費者都指出是否是因為客貨車認證鐵桿安裝位置要求,導至後排座椅角度偏直挺的關係而導致這樣的結果?對此TNCAP表示目前測試成果還無法直接導向客貨車橫桿導致後座兒童防護性較差的結論,就看後續車款測試會不會觀察到相同現象,相信屆時TNCAP會給出更精準的結論。
當然提到TNCAP首年成立的爭議點,就不得不提選手車風波了。在Corolla Cross/RAV4以及Focus的報告發表之前,就有業代們提前「暴雷」成績以及發文貼出TNCAP買車實況的事件出現,也導致外界對於TNCAP測試車款是否都是「選手車」的疑慮!對此交通部也在第一季成果發表會上釋疑,表示經跟車商查證後發文的業務們都是屬於個人行為,依照現行規劃TNCAP購車是找消基會協助、以秘密客的形式來進行,測試一個車型原則上會需要四輛車來完成,TNCAP表示秘密客會找尋不同地區經銷商來購入,而進口車方面由於選車都是選安全配備最低規的車款,所以沒有客製化需求秘密客是直接去挑選,基本上是不會有選手車的疑慮。對於網路上指出的秘密客購車不需購買保險以及車輛直接現場拖走等流程,TNCAP則表示後續會再評估流程是否需要改善。
TNCAP 2024年要測哪些車?
由於交通部此前核定的TNCAP第一期經費已經在2023年結束,先前更曾傳出跟保險業者募款失利恐會斷炊的消息,所幸在《交通部113年預算書》中還是編列了2024年至2028年第二期預算,預算來源主要是燃料稅,要看到TNCAP跟Euro NCAP一樣自主永續運作還是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而目前可以確定的是,TNCAP今年「公費」測試車款數直接砍半,為第一季的Lexus NX與Honda Fit,第三季的Toyota Sienta與第四季的Tesla Model 3或Mazda CX-5這四款,TNCAP與交通部並未說明測試車數量砍半的原因,但可以見到明年至少會有NX與Model 3或CX-5兩輛進口車型的測試報告。
而官方之所以會列出Model 3或CX-5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此前Model 3在國內幾乎沒有新車導入,在車源缺乏的考量下列出CX-5作為備案,但在台灣特斯拉已經宣佈Model 3煥新版會在第二季開始交車的消息,或許TNCAP第一款電動車測試報告就會在今年出爐!而TNCAP 2024年另一代亮點則是在於,Nissan X-Trail將成為第一款車商自費送測的車型,TNCAP表示儘管車商自費測試但僅為測試費用的支出,購車方面還是由秘密客在全台展間購入而非車商提供車輛,究竟執行細節為何,今年第二季就會揭曉。
廠牌/車型 | 國產/進口 | 評等發佈時間 | |
1 | Lexus NX | 進口 | Q1 |
2 | Honda Fit | 國產 | Q1 |
自費 | Nissan X-Trail | 國產 | Q2 |
3 | Toyota Sienta | 國產 | Q3 |
4 | Tesla Model 3或Mazda CX-5 | 進口 | Q4 |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