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傳統汽車來說,引擎蓋下的空間就如同車輛的心臟,攸關行駛的引擎、電瓶與水箱等都位在引擎室當中。最關鍵的,莫過於佔據引擎室最大空間的引擎,為了讓車能夠行駛,引擎會把燃料 (汽油、柴油) 與空氣在燃燒室中混合,再透過活塞壓縮,接著靠火星塞或者壓縮點火方式點燃,並運用爆炸時的能量推動活塞產生動力。由於引擎室透過燃燒油料產生動力,過程中無可避免地會產生熱量,如何散熱、避免高溫對於零組件產生影響更是至關重要。就有網友在PTT上發文表示,自己回家停好車一摸引擎蓋就覺得很燙,平時也會特別開通風系統散熱,但也疑惑直接開引擎蓋散熱是否比較好?
許多網友看到貼文,紛紛開玩笑表示「我買新車就直接請原廠幫我引擎蓋拆掉」、「我都講冷笑話讓他降溫」、「冬天記得要幫忙蓋被子 ,這樣車子才會跑得快」,但也有人認為引擎沒那麼脆弱,如果掀開還可能會有小動物跑進去,而且行駛時引擎溫度應該也會比熄火時燙,如果真的要通風應該「行駛時」做才對。
其實引擎室裡也有相對的裝置用來散熱,依方式不同,分為氣冷與水冷。氣冷是較早期的散熱系統,透過讓引擎本體外佈滿散熱鰭片,增加表面積分散熱能,並將風扇對著散熱,雖然構造簡單較輕盈,但缺點就是溫度容易受到改變,冷卻效率沒那麼好,而現代汽車則多是用水冷,與氣冷不同,會在引擎缸體預留水道,透過水的流動,搭配水箱、冷卻風扇的散熱機制帶走熱量,散熱效果較好,但若沒有適當的防鏽產生漏水,也會大大降低散熱效果。
使用車輛到熄火,會讓引擎內部進行熱到冷的溫度變化,重複次數越多,像水管、線路、皮帶等耗材,其實多少也會有龜裂、劣化情形,而網友提到「掀引擎蓋散熱」的動作,可以減少散熱時間,確實對耗材壽命會有一點幫助,依照自身的考量可掀可不掀,但如果要做這個動作,還是建議在較安全的停車環境下進行會比較好。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