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堪稱是台灣電動車元年,Hyundai Ioniq 5、Kia EV6以及Toyota bZ4X等上市即完售的熱門新車都在今年登場,即便在晶片慌與配額稀少的情況下,銷售量仍穩定上升、年交車數要突破2021年的7,276輛不成問題。在電動車車口數增加的同時,不進讓人好奇基礎建設究竟跟上了嗎?尤其是近期準備結標的國道二期快充標案,招標規範的最低功率「才」60kW而已,明顯跟現行科技發展趨勢脫鉤,針對這項議題,立法委員林俊憲在今日(8月16日)招開記者會,找來高公局希望能夠提升未來標案規格。
目前國道第一期快充站建設已經在今年3月時啟用,目前有湖口北站、湖口南站、清水以及東山四個站點,是由中興電工iCahrging拔得頭籌展開營運。而國道第二期快充建設標案則是規劃關西、蘇澳、泰安還有仁德,同樣是四個站點並準備在在9月5日時結標,但開標後業者需要一年左右的施工期,要等到明年電動車主們才能利用到新設立的國道快充站。
不過在前兩期的高公局招標規格書中,只規範快充站的最低功率「僅」需在60kW以上,這點明顯跟坊間充電站最高到480kW規格有不小落差。對此高公局的回覆是,在規劃標案的時間點上20kW就已經符合「快充」的定義,所以在業者建議下才把最低功率規範寫在60kW。儘管實際執行上,快充業者目前並沒有真的以60kW來做營運,中興電工iCharging目前提供的快充站單站都有200kW的功率,不過電動車充電不能只看單站功率,快充槍的規格跟效率同樣重要。
立委林俊憲就以目前市佔率最高的Tesla Model 3舉例,依照現行國道快充站的氣冷槍配置,最大電流只到300A,以該車的400V電力架構計算,只能享受到最多120kW的充電功率、而這還是在另一個充電槍沒有人使用的理想狀況。偏低的快充功率有可能會影響到車主使用意願,也會有週轉率不高的問題導致大排長龍的問題存在。林俊憲認為快充規格應該要超前佈署,在設置初期就要使用最高規格,不然一開始規格就落後會有公共資源浪費的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