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不少地方都有設計科技執法,這項科技的便利使得員警不需要出勤務也能管理交通,只是有部分民眾認為科技執法似乎逐漸成為管理交通的主要手段,設置地點還越來越多。就有民眾懷疑,科技執法的設置地點,在台北目前僅32處,新北市為46處,但是桃園與台中卻是破百處,況且設置之後因交通所造成的傷亡人數也沒有明顯降低,反倒是罰鍰的收入可能增加了不少,因此讓人懷疑地方政府投資科技執法是為了想增加財政收入?
下方網友認同的表示,有了科技執法之後,警方不僅不須需要派員至現場管理交通,遇到違規也不再需要一個一個攔下違規民眾製單,交給科技執法再進行開單更有效率的前提下,製單效率比以往高更多,形同賺取違規的財源。網友表示:「科技執法就是搶錢的科技,用越多越賺錢。」、「路不改、交通設計不改就一直科技執法,這根本本末倒置吧?」、「交通設計就有很大的問題,然後再用科技執法,賺錢賺得很輕鬆啊!」、「財源不足就用罰單來湊,搞不好罰單早就是主要收入來源了?」
不過也有部分網友認為,交通科技執法的目的就是為了取締違規的用路人,弱勢不違規就不會有罰單產生,也認為學區內應該廣設科技執法,因為違規還是需要被懲罰,不能因為沒有執法單位在現場就縱容違規。網友對此提出看法:「嫌科技執法的事都不愛守法嗎?」、「支持科技執法,自從多了噪音取締之後,附近真的安靜很多了!」、「學區應該多設科技執法,不然根本罰不到違規的人。」、「執法點還不夠多!再多一點違規的人才會少!」
事實上設置科技執法的用意是為了減少交通事故,也能降低警力的負擔與攔截風險,多種好處之下,也有越來越多路段加裝科技執法,當然若是想完全依賴科技執法改善交通可能還不夠,需要的仍是完整的交通規劃。然而隨著各式先進的執法設備越來越多,因交通傷亡人數也確實沒有明顯的降低,看來只有執法仍舊無法改善交通環境,更多的還是道路設計、交通安全教育與考照制度的完整規劃才能使交通更加安全。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