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市場電動化幾乎已成定局,只是,受限於電池成本居高不下的關係,排除輕型電動車,一般入門的電動車售價基本上都在3萬歐元或者3萬美元以上,不考慮關稅等因素,折合新臺幣大約也都是95萬元左右,如果引進臺灣更是將接近150萬元。為了讓一般民眾不至於在電動浪潮中「脫隊」,車廠也在開發更「平價」的電動車款。Hyundai近日就證實成本控制在2萬歐元左右的電動車正在開發中,有望讓真正的平價電動車實現。若未來終端售價也控制在2萬歐元左右,換算臺幣就只要65萬元上下,如果引進銷售,加上關稅的因素,很可能會是一款售價在新臺幣100萬元內的電動車選擇。
由於佔電動車生產成本最高昂的動力電池組價格依舊居高不下,為了維持一定續航力,也不能透過縮小電池組容量以降低生產成本,導致於開發小型電動車,也就是目前市場上A-Segment以及B-Segment級距的電動車款對車廠來說變成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有可能開發出一款小型電動掀背,研發與生產成本都接近C-Segment級距車款。但是,如果因此而將售價拉抬到與中型車相近,卻喪失市場競爭力。因為獲利能力不強,也造成目前車廠對於售價更便宜的小型電動車興趣缺缺。
不過,如果依靠大集團優勢,或許就能讓平價小型電動車有一線生機。以Volkswagen集團為例,選擇以共享技術平台的方式,降低單一品牌的開發與生產成本,以期望讓Volkswagen、Skoda與Cupra等3品牌都能在2025年發表一款售價更親民的小型電動車產品。Hyundai則選擇另一條道路,先以瞄準市場主流的電動車款創造聲量,像是定位為中型跨界休旅的Ioniq 5、四門電動跑車Ioniq 6以及即將在不久後發表,鎖定美國市場的大型SUV車款Ioniq 7等,以市場主流且銷售量較高、獲利能量較強的車款為先鋒,累積能量用作拓產產品線之用。
然而,這並不表示Hyundai將放棄入門市場。Hyundai高層在接受歐洲媒體訪問時談到,為了因應歐盟日益嚴苛的排放法規,Hyundai已經在研發一款成本控制在2萬歐元左右的入門級別電動車,以讓更多消費者能夠進入電動時代。而且,除了透過獲利能力更強的車款累積能量之外,Hyundai也可透過與Kia共享平台模式攤提研發成本,或許售價在2萬歐元的「真・平價」電動車有望在不久之後實現。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