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Volkswagen為旗下ID.4與ID.5導入APP550電動機,補完這兩款電動休旅戰力之後,台灣福斯汽車也加緊腳步,正式在10月份以ID.4 Pro S、ID.5 Pro S以及ID.4 GTX、ID.5 GTX等4車型編成方式將ID.4以及ID.5兩款電動車引進銷售。趕在中颱山陀兒襲台前夕,《地球黃金線》應台灣福斯汽車邀請,前往中台灣搶先試駕ID.4 Pro S以及ID.5 GTX,感受福斯電動休旅魅力。
在這次同時提供ID.4 Pro S與ID.5 GTX的試駕行程中,台灣福斯汽車規劃從台中五權西路前往日月潭的自由試駕行程,讓我們可以一次感受這兩款以MEB模組化電動車平台為基礎打造的純電休旅於高速、市區以及山區路段的回饋感受。如果先說結論,他們倆個會是開過才真正有感的電動車作品,迷人之處在於仍舊是過往我們熱愛的歐洲車,還是在駕駛調性與操控感受,還有因為電動車化而提升的機能彈性,甚至充電速度也較預期更快。但是,聯網控制、數位娛樂等,或許還有進步空間。
回到ID.4 Pro S與ID.5 GTX本身,這兩款基於相同平台開發,一個採用SUV車格、一個具有跨界跑旅輪廓,基本上屬於同一個家族的雙生車款,不僅底盤平台相同,造型語言也採相同模式。設計面無論ID.4或者ID.5在B柱以前幾乎完全相同,從前艙蓋、頭燈到前保桿進氣柵等設計皆完全一致,以極微圓潤的線條勾勒而成,幾乎難以找到尖銳的轉折線條,即使是性能跑旅設定的ID.5 GTX也是如此。
而且,ID.4 Pro S與ID.5 GTX都配備了造形可愛的IQ.Light矩陣式頭燈,在投射式燈組外加裝菱格紋細節,無論使否點亮,都相當吸睛。不僅如此,還能夠提供更好的夜間照明效果,並且避免對於其他用路人造成影響。甚至,全車系都標配貫穿式LED燈條,展現極高辨識度,同時,也是Volkswagen近幾年來逐步建立的家族視覺印象。
不僅如此,Volkswagen還全面為ID.Family電動車家族配備白色品牌與車名標示,包含車頭與車尾的大型化VW廠徽,還有ID.4與ID.5車名標示等,都採用亮白色元素。雖然尚未配備發光廠徽,陽光照射下仍有種發亮感,相當醒目。但是,如果是GTX車型,由於強調性能元素的關係,除了維持白色廠徽,車名標示會改為黑化元素,進一步凸顯個性。
車側雖然ID.4與ID.5車頂線條不同,且ID.5車長還略微加長,但兩者都採用更重視空氣力學的類平整化車門把手設計,並且改用電子式門鎖,同時,在車側加入具有流動感的折線,讓因為降低阻力而盡可能維持平整的車身表面多一些視覺變化。此外,無論是輪圈樣式與尺寸,輪圈輻條皆考量空氣力學設計,期望減少滾動時造成的紊流使得行進阻力增加。
不過,ID.4與ID.5由於車身形式不同,車側線條大有差異。ID.4採用傳統SUV佈局,並且配備有車頂架,可以附掛橫桿等休閒配件。同時,還運用整合C柱與D柱的大面積霧銀裝飾,建立猶如跨界掀背的視覺感受。ID.5則運用斜背線條勾勒跑車化體態,從B柱後大幅下切的車頂,給予ID.5更流線的視覺比例。Volkswagen更在ID.5車尾植入鏤空尾翼,讓ID.5有更為優雅且動感的外觀氣質。
儘管車尾線條不同,ID.4與ID.5尾燈同樣精彩,不只是使用時下流行的貫穿式光帶,更運用階梯狀排列的導光片組成ID.4及ID.5尾燈,雖然運用透明燈殼包覆,卻可清楚看見裡頭的3D立體設計,視覺上相當亮麗且深具細節。甚至煞車燈也是立體式的雙重「X」燈組,亮起時相當醒目,是筆者認為ID.4與ID.5外觀上最為精彩所在。
為強調性能個性,相較於標準設定的ID.4 Pro S,ID.5 GTX先是換上黑化車名標示,並且在前葉子板增添GTX標示,搭配黑化窗框、黑化後視鏡、黑化車頂等,加上鏡面黑色的前氣壩菱形網格,還有更具性能感的前、後空力保險桿,並減少車門下緣的消光黑色塑料比例等,讓ID.5 GTX的視覺個性更為突出。另外,前保桿兩側還有三點式的專屬燈組,也為ID.5 GTX建立更具張力的視覺感受。
而且,輪圈也同步從iD.4 Pro S的19吋直接升級為21吋,且直接運用槍黑色表面處理,進一步提升視覺氣勢。不僅如此,ID.5 GTX還將前軸懸吊降低15mm、後軸壓低10mm,配合運動化懸吊系統,給予這輛純電跑旅更低趴的姿態,也幫助其進一步提升性能氣息。當然,ID.5 GTX還不只有這些性能化的細節,更與ID.5 Pro S相同,都配備有全景玻璃車頂,讓車內的人都能進一步享受天空,也能減少跑旅車格對後座乘客頭部帶來的壓迫感。
ID.4 Pro S與ID.5 GTX不但外觀大量共用設計元素,車內鋪陳亦是如此,全面以5.3吋數位液晶螢幕搭配12.9吋中央觸控螢幕組成數位化顯示佈局,並且配備MIB4車載多媒體資訊整合系統,於車機介面中加入自訂快捷功能按鈕功能,可以將常用功能放置於顯示頁面最上層,進一步提升使用便利性。只不過,稍微可惜的是目前僅有英文介面。但台灣福斯汽車表示,原廠已經啟動繁體中文系統開發,有望在後續讓ID.4與ID.5的便利性升級。
除了數位化佈局,Volkswagen還將檔位控制介面調整為方向機柱式,並且採用旋轉式操作方法,向前轉為進入D檔或檔,往後轉則是進入R檔,簡單的說,就是按造想要前去的方向旋轉即可,只需要些許時間熟悉就能習慣。且因為將檔位控制介面轉移至方向機柱,還可以進一步騰出中央鞍座空間,Volkswagen為ID.4與ID.5規劃兩組多功能收納盒,可運用移動式杯架與隔板自由規劃,並且配備有智慧型手機無線充電座以及兩組USB Type-C插座,滿足現代車主需求。
此外,ID.4與ID.5配備亦相當豐富,從最入門的ID.4 Pro S開始,就配備有具AGR德國脊背健康協會認證的雙前座電動調整、加熱與按摩座椅,並且將三區恆溫空調列為全車系標準配備,甚至Drive Mode駕駛模式選擇系統亦從ID.4 Pro S就已經列在配備清單之中。不僅如此,車內還有ID.Light智慧感應互動光條等,凸顯科技感同時,也能扮演車輛與車主溝通橋樑。
同時,安全配備亦十分完整。整合全速域ACC與車道維持輔助的Travel Assist智慧車陣穿梭輔助,能夠帶來Level 2標準的半自動駕駛輔助,同時還有盲點偵測、後方側向來車警示、主動乘員防護、緊急待援輔助等也都是標準配備,更配有360度環景顯影等,並在原有的駕駛疲勞警示外增加駕駛注意力偵測,進一步提升安全守護。搭配整合前座中央氣囊在內的7組氣囊,讓ID.4與ID.5車主更為安心。
然而,ID.4 Pro S與ID.5 GTX因為車型設定不同,內裝鋪陳亦有所差異。ID.4 Pro S採用多層次顏色搭配,棕色皮革搭配銀色飾板與黑色塑料作為儀錶台包覆材質,車門以及中央鞍座更進一步導入鏡面黑色飾板,再加上座椅椅面與椅背的類麂皮材質,整體來說車內的層次感相當豐富,也具有SUV車型的休閒個性,甚至帶有些許豪華氣質。
ID.5 GTX則是為強調運動個性,主要以黑色作為基底,儀錶台即採用黑色皮革、鏡面黑色飾版與黑色塑料所組成,並且點綴有紅色縫線,搭配GTX車型專屬跑車化多功能方向盤,以及點綴紅色縫線以及GTX壓花的單體式跑車化座椅等,期望在車內營造更具跑格的座艙氛圍。同時,還有更豐富配備,除了全景玻璃車頂外,Harman Kardon音響也是ID.5 GTX的標準配備。
而另一個差異則是後座乘坐空間與行李廂使用機能,儘管車格定位落在中型休旅尺寸,受惠於2,771mm軸距,無論ID.4或者ID.5都能具有出色的後座膝部空間,甚至逼近目前的5+2座SUV寬敞度。ID.4還因為方正格局具有不俗頭部空間,對於有需要搭載兒童安全座椅,或者多人乘坐為主的買家而言,會是較為適合的車型選擇。只是,ID.4後座椅面並未設計延伸椅面,並未提供更多的大腿支撐性,對於長途乘車的舒適度來說還是會受到影響。
ID.5則是因為跑旅車格的關係,車頂下切幅度較為明顯,後窗輪廓與三角窗尺寸也受到影響,讓後座視野稍微受限,且因為ID.4與ID.5全車系皆採用黑色頂篷關係,壓迫感較ID.4更為明顯。但是,ID.5全車系皆配備全景玻璃車頂,可以有效提升車艙開闊度,亦能彌補ID.5先天因為跑旅車格而對後座舒適度所帶來的影響。
有趣的是,雖然ID.5 GTX因為跑旅車格關係,後座頭部空間較為受限,但Volkswagen為其設計較長的車長,加上Volkswagen原廠計算基礎行李廂容積方式為底板至行李廂障板,所以ID.5 GTX在5人乘坐時的行李廂空間可以來到549公升,甚至比起SUV設定的ID.4更為出色。同樣在5人滿載裝態,ID.4 Pro S的基礎行李廂容積為543公升,略遜ID.5 GTX一籌。
不過,如果把後座椅背放倒,由於ID.4車頂高度較高的關係,直接可以擴充為1,575公升,反觀ID.5則是1,561公升,最大使用容積反而因為車體設計的關係不如ID.4。但是,包括6/4分離傾倒後座椅背、雙層式行李廂底板,還有腳踢感應式電動尾門等,都是兩款車型的標準配備,也都具有一定的使用靈活度,端看消費者喜愛哪種車型設定。
動力方面,ID.4 Pro S採用後軸單馬達設定,搭配82kWh動力電池組,具有286匹馬力與55.6公斤米扭力輸出。有趣的是,充電功率可達175kW,是目前福斯集團在台灣銷售MEB平台單馬達後驅設定車型最高的一款,依照台灣福斯汽車提供的規配資訊,採用WLTP測試方法時ID.4 Pro S可繳出539公里最大續航里程,並可在30分鐘內完成10%至80%充電。
實際駕馭上,雖然電動車總是有著動力輸出較為直接的優勢,但Volkswagen在ID.4 Pro S的設定上,卻盡可能地維持較為柔和的動力輸出模式,避免因為電動馬達特性而對於舒適度或者車輛動態的流暢度帶來影響,依舊保有熟悉的Volkswagen車款調性。同時,因為電動車重心優勢,整體的駕馭感受相當穩定,且在山道中也能保有Volkswagen的操控個性,基本上是能夠讓人輕鬆駕駛的一款電動休旅。
不過,ID.4 Pro S並未配備可以調整回充模式的撥片,未有多段回充等級選擇,僅能透過駕駛模式以及B檔改變動力輸出以及動能回充系統運作模式。當使用Eco模式加上B檔時,可以使用最高的回充方式,但是並未有One Pedal單踏板駕駛模式,無法直接減速至停止,如果習慣One Pedal的電動車買家比需多加留意。
ID.5 GTX則保留這組後軸馬達,並在前軸增加另一組電動馬達組成雙馬達電動四驅系統,將動力輸出提升至340匹馬力、69.3公斤米扭力水準。而且,動力電池容量還較ID.4雙車型以及ID.5 Pro S更高,來到84kWh,甚至充電功率還是目前台灣市場所有銷售MEB平台電動車中最高,具有185kW的最高充電功率,依照原廠數據,可繳出510公里最大續航里程,同樣能在30分鐘內完成10%至80%充電。
ID.5 GTX的動力輸出升級直接反應在駕駛感受上,能夠明顯感覺到更直接湧現的加速力道,加深踏板時的貼背感也更為明顯。不過,相同的,Volkswagen仍刻意將動力輸出的流暢度保留,並不追求猛爆性加速力道,雖然ID.5 GTX定位上屬於性能電動車,但駕駛個性仍相當友善。不過,因為輪圈放大至21吋,並且採用更壓縮的運動化懸吊,相對於ID.4 Pro S而言,路感更為清晰。只是,這樣的清晰在市區道路中,還是會對舒適性帶來一定程度影響。
同時,ID.5 GTX還配備有Progressive Steering動態齒比轉向系統,有反應更為靈敏的轉向手感,加上電動車的低重心優勢,山路上幾乎像是軌道車般,可以穩穩地按照心中預劃的路線前進,操控感相當討喜。整體來說,ID.5 GTX就像是Volkswagen聲稱,GTX即是電動版GTI般,可以在日常使用以外,給予更多的駕駛熱情。
而且,ID.5 GTX還配備有雙層隔音玻璃,在市區道路或者高速公路時,對於外界噪音抑制相當出色,可以給予更好的乘坐舒適度。只不過,原廠配胎在高速行駛時的輪胎滾動噪音較為明顯,在缺乏引擎、變速箱與排氣管等噪音之下,反而回成為影響靜肅性的因素。不過,ID.4 Pro S的原廠配胎就相對出色,再加上18吋圈胎組合更有餘裕處理路面狀況,雖然並未配備隔音玻璃,整體的行路品質仍相當出色。
整體來說,無論ID.4 Pro S或者ID.5 GTX,都保有流暢的駕駛個性以及帶有Volkswagen特性的駕駛手感,並且保留歐系車買家喜愛的底盤調定,還有整體的扎實度,對於鍾情於歐系車款駕駛回饋的買家而言,於「駕駛」面向確實是能夠抓緊胃口。只是,當前電動車買家重視的軟體、聯網等便利性,ID.4 Pro S與ID.5 GTX仍有相當距離需要追趕。
以目前的產品樣貌而言,ID.4與ID.5或許能夠吸引原有的歐系車買家從油轉電,或者成為家中的第二輛用車選擇。若要進一步拓展消費客層,現在的ID.4與ID.5可能會相對辛苦。如果未來Volkswagen可導入800V架構,或者於軟體面更進一步進化,相信有助於提升旗下電動車產品競爭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