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縣池上鄉的新生路、中正路與忠孝路等11處道路,其道路路牌採用了書法家手寫字體,自設置以來引發了廣泛討論。書法字體路牌相當吸睛且罕見,一度掀起熱議,後來卻因為難以辨識、甚至有違反《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設置規則》而引發爭議,整個事件從藝術美學延伸至公共安全,最終交通部路政及道安司出面說明,要求池上鄉更換路牌。
2016年尼伯特颱風重創台東縣池上鄉,多處路牌被毀。為重建當地標誌,池上鄉公所邀請了蕭春生、鄭世華、吳秋娥等11位知名書法家,親筆揮毫書寫路名,將書法藝術融入公共設計,創造出獨特的「書法路牌」。這些書法路牌被認為是藝術與鄉村風貌的結合,展現了池上鄉的文化底蘊,並獲得藝術家如林懷民與蔣勳的盛讚。當地的遊客和居民也對這些書法路牌表示認同,認為它們增添了鄉村的文藝氣息。
然而,隨著路牌使用時間的推移,一些駕駛和民眾開始對書法字體的實用性提出質疑。由於這些路牌的字體風格各異,部分字體過於繁複或筆劃生動,導致駕駛人在行駛過程中難以快速辨識。有網友在社群平台上分享自己自駕時的困擾,稱因為看不清路名而不得不減速或停車,增加了行車風險。特別是池上鄉新生路上的「新」字,因其書法風格,有些駕駛將其誤認為「寨」字,進一步引發了關於交通安全的擔憂。
隨著輿論壓力增大,交通部路政及道安司對此事介入調查,並於近日正式表態,認為池上鄉的書法路牌違反了《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設置規則》。根據規定,交通路牌必須使用統一的正楷字體,且字體大小、排列方式都應保持一致,以確保駕駛人在行駛中能快速辨識。交通部表示,這些書法路牌不符合相關規範,容易引發辨識錯誤,可能導致交通事故,並要求池上鄉公所撤換這些路牌,若不照規定設置,設置機關恐需負擔國家賠償責任。
對此,池上鄉長林建宏表示歉意,坦承在設置書法路牌時忽略了辨識性與易讀性的問題。他解釋,當時希望透過書法家的揮毫創作,讓池上鄉的路牌兼具文化和藝術價值,並非刻意違反法規。林建宏強調,公所將依交通部指示,著手進行路牌更換作業,並積極尋求經費支持,估計整個更換工程需花費約40至50萬元。若今年度的預算不足,池上鄉將提前編列下一年度的預算,確保路牌能夠符合法規並保障用路人的安全。
這場書法路牌爭議,從最初的藝術美學表現演變為公共安全問題,反映了在公共設計中如何兼顧美觀與實用的重要性。儘管池上鄉的書法路牌曾獲得藝術界的肯定,最終仍因實用性不佳加上確實違反規則而面臨撤換。此次事件也凸顯了交通標誌設計應以清晰易讀為首要考量,確保駕駛人在行駛過程中能快速、準確地辨識路名,以避免潛在的交通風險。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