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汽車工業發展雖然不像歐洲歷史這麼悠久,但其實從1953年裕隆機器製造公司核准設計,並且生產出第一部吉普車開始算起的話,也已經超過了一甲子的時間,這當中經歷過代工生產一路走向自有品牌,政府也支付了不少補助款在汽車研發上面,因此就有人好奇為什麼台灣就是做不出好車,畢竟台灣人從設計到製造應該都擁有相當不錯的技術,到底是缺了什麼才會沒好車,有網友就認為問題是:「直接想一步登天,當然被打落。」
以台灣腹地這麼小的國家來說,車輛密度相當高,因此在市區經常遇到一位難求的狀況,也看得出國人對於汽車有強烈需求,不過台灣的自有品牌卻不多,絕大部分的國產車都是外國品牌在台灣生產,有人就好奇問:「台灣缺了什麼所以做不出好車?」並且在內文當中提到:「剛剛看新聞有車廠領了經濟部16億補助做電動車,但市面上沒看到半台,然後看新聞好像有去大陸發展,但賠了一屁股後來索性不做了(有錯請指正,看看現在韓國車做的如此成功,當年也是從頭開始,透過政府扶植然後慢慢做出成績,我就開始想當年的台灣是缺了什麼所以做不出一台好車呢,有沒有當年看過國產車繁景的大大分享分享。」
下方網友激烈論戰,認為:「16億很少欸,也缺乏長期養成規劃,跟運動產業一樣」、「說真的,16億真的瞬間就沒了」,認為其實這樣的補助金額對於車輛研發上來說相當少。但也有網友認為是民情問題,台灣人不願意支持自有品牌也成為一大阻礙,還有人說:「我覺得可以先從便宜小車做起,不要直接想豪華車」、「直接想一步登天,當然被打落」,認為從基礎打起的話,或許會有更多機會,但現在大家都想要一次攻頂,成為最大的問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