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周年慶,或者年節前後的購物與聚餐旺季,台北市各大商圈周遭不僅車滿為患,停車場更是一位難求,每每出現停車場入口大排長龍等待空位的情況,甚至還有可以影響道路車流造成壅塞。為了減少這樣的狀況,臺北市政府停車管理工程處近期拍板,只要公有停車場、停車格的使用率超過8成,且費率已達目前公有停車場上限每小時60元,就會把停車費率在向上調高,透過「以價制量」方式轉移車流,初期將鎖定西門町與信義區兩大商圈,預計2月底將草案送交北市法務局審議。
依照《臺北市公有停車場收費費率自治條例》,臺北市目前公有停車場供採用5種費率計價,最低每小時10元,最高每小時60元,授權執行機關也就是臺北市停車工程管理處針對停車場所在區域流量、時段不同指定差別費率。並竊推定應該每半年檢討一次停車費率,如果使用率達80%以上或者50%以下,就應該調整該停車場費率。
更多新聞:車停路邊停車格竟被拖吊? 道路重劃紅線一切合法 車主停太久只能自認倒霉
不過,就算目前訂定有費率調整機制,如果停車費率已經達到甲種費率,也就是每小時60元,就已經來到臺北市公有停車場的收費天花板。就算是使用率超過80%,在這樣的調整機制下已經沒有辦法向上調整。如果以信義區周邊停車場為例,松壽廣場地下停車場、忠信地下停車場與信義廣場地下停車場例假日費率為每小時50元,費率最高的府前地下停車場假日收費則是每小時60元,但周遭像是市府轉運站地下停車場例假日每小時收費達80元,百貨公司附設停車場每小時收費更是多為每小時100元起跳。這也導致例假日或者周年慶期間信義區公有停車場總是一位難求。
臺北市停管處表示,雖然信義區公有停車場費率幾乎已經來到費率天花板,且商業區週轉率本身就較高,但是與周遭的百貨公司附設停車場相比費率仍偏低,且因為停車地點方便,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容易有長時間占用的狀況發生,也導致商圈周邊停車場往往一位難求,甚至出現排隊停車占用道路的狀況。為此,臺北市停管處正著手修改《臺北市公有停車場收費費率自治條例》,期望將收費上限提高,讓市府有更多空間調整收費,透過「以價制量」方式,轉移車流,漸少排隊停車影響交通的狀況。
不過,對民眾來說,停車空間不足所期望的是相關單位能夠增設停車格位甚至是公共停車空間。以臺北市信義區為例,原先世貿三館所在地開發之後,信義區就少掉668個小型車停車格位以及536個機車格位,原先世貿三館可分攤的車流就被迫分散到信義區各停車場空間,導致其他停車場負擔加劇,也讓停車空間一位難求問題惡化。臺北市政府卻是採用提高費率,想藉此轉移車流,期望分導至距離較遠、費率更低的停車場的方式,希望舒緩商圈周邊停車問題,可能與民眾的期待有些許落差。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