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版F1!2024 BFGoodrich Mint 400越野拉力完全觀賽指南

《地球黃金線》此次應BFGoodrich之邀,前往美國拉斯維加斯直擊Mint 400沙漠越野拉力賽。(攝影/ 劉家岳)

去年美國Las Vegas舉行了Formular 1一級方程式時隔41年的第二場大獎賽,這個近年因為Netflix影集又收穫一整批新觀眾的地表最速賽事,各大車廠打造的頂尖速度機器在拉斯維加斯大道的大直路上能夠創造出349km/h的極速表現,聽起來夠血脈噴張對吧?不過更受到拉斯維加斯在地人甚至是全美國民眾熟悉的Las Vegas賽車運動,則是在台灣知名度相對低的Mint 400越野拉力賽,場上一輛輛的Trophy Trucks (直譯為獎盃卡車) 雖然在比賽中的最高速度「僅有」241km/h,但這可是在崎嶇不平的沙漠中礫石路面所寫下的速度紀錄!而在區區四圈的賽制中,沙漠路面會隨著氣候以及車輛壓過隨時變化,想超車更是得靠保險桿跟前車相碰的「肉搏戰」來完成,跟場地賽截然不同的比賽型態更是讓曾經的F1世界冠軍Jenden Button鎩羽而歸。這次《地球黃金線》相當榮幸受到本屆Mint 400賽事主要贊助商BFGoodrich之邀,實際前往內華達州Mojave沙漠,直擊這場「The Great American Off-Road Race」,傳奇的美國Mint 400越野拉力賽。

Mint 400是美國全國性的重要越野賽事。(攝影/ 劉家岳)

Mint 400系列報導:

Mint 400可以見到馬力1,100匹的Trophy Truck頻繁飛越跳台的畫面。(攝影/ 劉家岳)

講到越野拉力賽,除了在中東舉行的Dakar Rally達卡拉力賽之外,原本就知名度不低的Baja 1000隨著Ford Ranger Raptor上市又引起了一波討論熱度,不過Baja 1000雖然是在美洲舉辦但實際地點是在墨西哥北部的Baja California下加利福尼亞半島舉辦,此次我們參加的Mint 400才是貨真價實美國本土越野拉力賽。Mint 400比賽命名方式其實跟Baja 1000一樣,前面指稱的都是地名,後面的數字就是指比賽所需行駛的里程數了,Baja 1000故名思義是要完成長達1,000英里 (約1,609公里) 的越野路段,Mint 400總賽事長度則為400英里 (約643公里) 。

Mint 400是在內華達州Mojave沙漠中舉辦,單圈長達160公里、比賽須完成四圈約640公里的賽程。(攝影/ 劉家岳)
近年美軍特種部隊會以取代悍馬車的GMV來參賽,不過只會跑兩圈約320公里作為操練用。(攝影/ 劉家岳)

跟Baja 1000不同的是Mint 400賽制並非從A點到B點而是循環賽 (Loop Race) ,跟場地賽一樣參賽選手跟車輛要完成四圈、單圈約160公里的沙漠賽道才會取得完賽資格,別看里程比起Baja 1000短了不少,Mint 400全程要跑完可是得花6小時以上!而且6:46:59.415完賽還只是性能最強悍的Unlimited Trucks組別、也就是第一段提到能在Mojave沙漠中飆出241km/h的Trophy Truck第一名完賽時間,性能低一階規格各異如Class 10以及UTV Pro Open所在的Limited分類,同樣比賽長度第一名就得要要花上7:35:48.525才能通過會噴火的跳台終點。

Mint 400由於場地都是由沙漠礫石土路構成,地貌變化會相當劇烈,也不會只有一條標準Racing Line。(攝影/ 劉家岳)
Trophy Truck等處別都會配有副駕駛,除了提供導航資訊外在故障發生時也要幫忙修車排除。(攝影/ 劉家岳)

之所以Mint 400的參賽者們會花上這麼多時間來完成比賽,除了本身單圈距離就不短之外,沙漠礫石為主的地景不但平整性不如柏油路面有不少連續性高低落差之外,地貌也會隨著風向以及前車駛過而帶來變化,且單個賽段會有不少路段有著類似馬力歐賽車般的分岔路出現,此時就是副駕駛要發揮功用的時刻,藉著事前Pre-Race探路得知的訊息並在導航系統中做大量筆記,告訴駕駛前方路況或是告知「Plan B」路線來進行超車、趕路或是守住現有領先優勢等資訊!

由於賽程很長且狀況發生時不見得會靠近Pit區,Mint 400參賽車輛都會裝載備胎應付不時之需。(攝影/ 劉家岳)
輪胎是車輛唯一跟路面接觸的部件,輪胎性能與耐用性跟比賽成績息息相關。(攝影/ 劉家岳)

當然在單圈超過1個半小時、總長640公里的沙漠路段,對於車輛甚至是輪胎的考驗也相當劇烈,Mint 400比賽中也常看到副駕駛甚至是駕駛得一起下車維修車輛或是換胎的情景,且因為單圈超過160公里車隊們的Pit區又是散落在沙漠周圍,這也是為什麼在講究輕量化的賽車比賽中,Mint 400以及其餘越野賽事車輛必須攜帶備胎的比賽的原因了,而此次Mint 400最高級別Unlimted Truck組別前3名以及大部分車手都是選擇BFGoodrich作為配胎,就可看出哪一牌輪胎的耐用性更受到越野車手們的信賴了。

此次Mint 400選手主流選擇胎款皆為BFGoodrich Baja T/A KR3。(攝影/ 劉家岳)
圖為美國知名越野拉力賽車手Steve Olliges與Jack Olliges父子檔,我們也有幸搭著他們的Trophy Truck參加封街遊行。(攝影/ 劉家岳)

是的,雖然BFGoodrich是連續8年的Mint 400賽事贊助商,但這並不是跟F1一樣的輪胎統規賽事,場上也可以見到BFGoodrich在這類賽事最大對手Toyo、Yokohama以及來自台灣的Maxxis瑪吉斯出現在Trophy Truck或是UTV們的車上,但主流車隊們的選擇依舊還是BFGoodrich。這不是因為BFGoodrich會大方贊助車隊用胎 (他們只會贊助極少數如BFGoodrich Performance成員) 、且跟零售市場一樣BFGoodrich的輪胎確實不算便宜,但此次參賽車手如Justin “Bean” Smith或是我們有幸乘坐其賽車遊街的賽車手父子檔Steve Olliges與Jack Olliges,都有分享賽道用的BFGoodrich Baja T/A KR3一條胎含稅金與運費價格落在1,000美元 (約3.2萬新台幣) 左右,但耐用性以及性能就是比他牌輪胎出色,比賽中至少不需要擔心輪胎磨耗或是可能爆胎的問題。

越野輪胎看似長一樣,但其實前後輪配方不同,前輪配方較軟提供轉向指向性,後輪配方較硬來承受引擎動力輸出。(攝影/ 劉家岳)
可以看到從賽道用Baja T/A到SUV用的Trail-Terrain,都有一脈相傳的設計元素,這些都是來自賽道經驗的累積。(攝影/ 劉家岳)
長期耕耘越野賽事的BFGoodrich,也在胎肩上印有Baja Champion字樣來展示賽道成績。(攝影/ 劉家岳)

BFGoodrich高層在活動中就像我們分享他們是以「Never Puncture」、也就是絕不爆胎的目標來打造旗下胎款,同時積極參與賽事也正是為了將賽場中學到的Know-How應用在市售胎款之中,這點從賽道用Baja T/A的胎壁牽引胎紋/鋸齒狀胎肩設計,都能在最新的All Terrain T/A KO3、國內越野玩家愛用的All Terrain T/A KO2以及休旅市場取向的Trail-Terrain T/A上見到,就可看見賽道基因的傳承,而胎壁上的Baja Champion字樣更顯現出BFGoodrich對於其在賽道成就的自豪。順帶一提,近幾年都低調參賽的美軍特種部隊所駕駛的GMV (Ground Mobility Vehicle,地面機動車輛,取代悍馬車) ,也是採用BFGoodrich的胎款!

美軍所使用的GMV地面機動車輛,也有高比例是採用BFGoodrich的Baja T/A軍用版。(攝影/ 劉家岳)
BFGoodrich現場展出的Tesla Cybertruck,配胎為最新尚未正式開賣的KO3。(攝影/ 劉家岳)
Rivian R1T成為Mint 400首款參賽的電動車,配胎一樣是KO3。(攝影/ 劉家岳)

所以在此次Mint 400賽事中,在賽事會場看到的一片荒地僅僅是比賽中的一小部分,車隊的Pit區也是以帳篷形式依照需求散佈在Mojave沙漠周圍,財力雄厚的車隊可能還不只有一個Pit區來滿足換胎以及加油的需求,讓車手戰術使用更具彈性。這也是為什麼Mint 400比賽中並沒有Pit Lane Walk而是改以Gird Walk (起跑線) 形式來讓觀眾一同共襄盛舉的原因了,我們此次也有幸搭乘直升機以官方轉播視角的形式,深入Mojave沙漠來親眼見證Trophy Truck們的近身肉搏戰。而詳細的Mint 400觀賽體驗我們會在下一篇文章中再來詳述,接下來我們先來認識一下越野拉力賽中的主流賽車類別。

接下來我們也有機會搭乘官方贊助的直升機來看不一樣的Mint 400觀賽視野。(攝影/ 劉家岳)
直升機上能夠更貼近轉播視角,目睹Trophy Truck們拳拳到肉的貼身肉搏戰。(攝影/ 劉家岳)

Trophy Truck

Trophy Truck是目前Mint 400與Baja 1000最高級別參賽車種,有沙漠版F1之稱。(攝影/ 劉家岳)
Trophy Truck外殼雖然看得出市售車樣貌,但專業比賽車都是採用車體廠打造的鋼管車架。(攝影/ 劉家岳)
此次室內越野賽車照片,都是在美國知名越野車手Justin “Bean” Smith的車庫中拍攝,車手本人也有參賽本屆Mint 400。(攝影/ 劉家岳)

直譯為獎盃賽車的Trophy Truck,就是堪稱沙漠版或是越野版F1的速度機器,雖然造型上看似是從現有的主流皮卡如Ford F-150或是Chevrolet Silverado改造而來,但車殼基本上只是玻璃纖維或是少數以碳纖維材質打造的整流罩而已,車殼之下就跟NASCAR一樣是由專業車體廠如Geiser、Mason等廠商所打造的高剛性鋼管車架,並會搭載行程超長的懸吊系統來應付崎嶇地形高速行駛穩性、抑或是經過跳台飛起來後落地的高強度減震需求。

Trophy Truvk基本上都是搭載5.0升至6.6升之間的自然進氣V8引擎,最大馬力跟峰值扭力分別來到1,100匹/131.3公斤米境界。(攝影/ 劉家岳)
達卡拉力冠軍、澳洲車手Toby Price駕駛的Trophy Truck,有別於傳統FR改採中置4WD動力佈局。(攝影/ 劉家岳)
Trophy Truvk的散熱冷排都位於車廂後方,放在車頭很高機率會因為各種撞擊而損毀。(攝影/ 劉家岳)

而Trophy Truck的動力來源基本上是排氣量在5.0升至6.6升之間的自然進氣V8引擎 (渦輪為少數選擇,且需安裝限流器來維持賽事平衡) ,擁有上看1,100匹的最大馬力與131.3公斤米峰值扭力的驚人輸出表現,變速箱基本上有3速自排或是6速序列式兩種選擇。有趣的是為越野而生的Trophy Truck傳統上是採用後驅佈局 (如Justin Smith此次Mint 400參賽車款),不過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車隊選擇以循跡性表現更好四輪驅動規格來參賽,像是澳洲知名拉力車手Toby Price跟Paul Weel準備參加本屆Baja 1000的賽車一樣,且Team Australia的Trophy Truck還是用前後配重更均衡的中置引擎佈局,而非常見的前置式樣。

Trophy Truck的油箱位於駕駛艙後方,每場正賽都會遇到要加油的情況。(攝影/ 劉家岳)
Justin Smith目前正著手將一輛後驅Trophy Truck改裝成4WD式樣。(攝影/ 劉家岳)
後驅Trophy Truck通常較好駕馭,但4WD車型因為整體性能更佳而逐漸成為主流選擇。(攝影/ 劉家岳)

不過Trophy Truck或是越野賽中比較有趣的現象是,儘管有專業車體廠能夠購買鋼管車架,但有不少車隊或是車手是有經營改裝廠具備自行打造能力,像是我們有幸參觀其車庫的車手Justin Smith,此次雖然是以後驅Trophy Truck來參賽,但已經在著手改裝首輛4WD的獎盃賽車來參與後續越野賽事,而Justin Smith也分享四驅Trophy Truck雖然性能較好但對車手駕駛技巧跟專注度要求也較高,對於後勤養護成本來說前輪磨耗以及油耗等固定開銷都會增加,車輛行駛一定里程數後也多了前軸分動箱需要重整,各項花費都比後驅Trophy Truck要高出不少。

Trophy Truck通常為兩人座,正副駕駛缺一不可。(攝影/ 劉家岳)
Trophy Truck不只有工廠賽車版本,也能透過市售車改裝而來。(攝影/ 劉家岳)
1970年代的Ford F-Series一樣能改造成Trophy Truck,此為Justin Smith正在著手打造的家用版Trophy Truck計畫。(攝影/ 劉家岳)

但全車鋼管車架的Trophy Truck並非這種賽車歷史上的常態,早期Trophy Truck確實是以現有的皮卡/越野車為基礎打造而成,Justin Smith的車庫內就有他們幫網紅改裝以市售車為基礎的獎盃賽車施工中,車手本身也有以1970年代Ford F-Series貨卡改造Trophy Truck的計畫在進行中,Justin “Bean” Smith說他希望打造的Trophy Truck是能從自家車庫直接開到起跑線參加比賽,結束後沖沖洗洗又能應付日常使用需求的「賽車」。看到這邊只能說Trophy Truck的玩法相當多元且預算區間相當廣泛,在Mint 400中也能見到「戰損版」Trophy Truck同場競技,賽車/玩車文化相當有包容性。

Mint 400地形起伏相當大,高性能長行程避震器可以說是必備要件。(攝影/ 劉家岳)

Class 1/Class 10/Class 11

Class 1賽車是僅次於Trophy Truck的組別,搭載最大馬力500匹的NA V8引擎。(攝影/ 劉家岳)
比賽中也可以見到Class 1跟Trophy Truck短兵相接的場景。(攝影/ 劉家岳)

若是覺得Trophy Truck參賽成本或是對駕駛技術需求太高,那麼Mint 400以及Score International (美墨主流越野賽事營運商,Baja 1000就是旗下賽事) 在Trophy Truck下還有Class 1到Class 11等多種賽車規格組別,在Mint 400中主要能見到的就是Class 1、Class 10與Class 11幾種。Class 1賽車是僅次於Trophy Truck的組別,正賽起跑時也可以見到不少Class 1賽車是跟Trophy Truck排在一起,車架是由鉻鉬鋼鋼管構成並採用Open Wheel開放式車輪佈局,不允許市售車改裝的車體,引擎規格基本上為500匹最大馬力的自然進氣V8引擎。

Class 1賽車有著車身較小動態表現較靈活的優勢。(攝影/ 劉家岳)
圖為Class 10賽車。(攝影/ 劉家岳)

雖然動力不比Trophy Truck,但像是懸吊或是轉向等部件基本上沒有改裝限制,再拜車身更小動態更靈活的優勢,賽事中是可以見到Class 1跟Trophy Truck Wheel to Wheel近身肉搏的精彩畫面,前20名完賽的車輛中就有一輛Class 1賽車,整體競爭力堪比動力規格受限的Unlimited Truck SPEC!而長得跟Class 1很相像、同樣是Open Wheel佈局的Class 10賽車,鋼管車架一樣是使用鉻鉬鋼材質打造、懸吊系統也沒有改裝限制,但因為引擎排氣量限制在2,000c.c.至2,500c.c.之間,就被Mint 400官方歸類在Limited組別。

以經典VW Beetle車殼為基礎打造的是Class 11賽車。(攝影/ 劉家岳)
Class 11延續Beetle的後置後驅設定,Justin Smith的賽車是搭載2.5升Honda自然進氣引擎。(攝影/ 劉家岳)
由於面對相同嚴苛地形,高性能避震器也是Class 11不可或缺的配備。(攝影/ 劉家岳)

不過同級最有趣的車款,應該還是以保留VW Beetle經典的金龜車車殼的Class 11賽車了吧?在原廠Beetle車殼之下一樣是為了安全以及剛性考量而植入的鋼管車架,懸吊結構看車手需求是要保留金龜車原廠架構或是自行打造,但避震器本身以及後懸吊因應賽事需求全都換上高性能改裝版本。至於動力系統方面,改裝規範與Class 10相近並採用後置後驅佈局,我們在Justin Smith的車庫中同樣有見到一輛他曾經參與比賽的Class 11賽車,這位長相酷似豆豆先生的賽車手表示雖然動力較小但Class 11開起來可以說是樂趣十足,且使用的Baja T/A KR2賽道用胎尺寸較小花費也較便宜,未來也有打算以Smith家人組成的車隊來繼續開著越野金龜車前進更像賽事。

長得像豆豆先生,是Justin “Bean” Smith綽號來源。(攝影/ 劉家岳)

UTV Pro/UTV

UTV可以視為越野版卡丁車,作為越野拉力賽事的入門選項。(攝影/ 劉家岳)
入門版UTV搭載的是排氣量1,000c.c.左右的重機引擎,最大馬力在100匹左右。(攝影/ 劉家岳)

此次Mint 400比賽中除了Trophy Truck與前面提及的Class 1/Class 10/Class 11工廠賽車之外,另一個在台灣也很少見的比賽組別就是UTV了。全名為Utility Terrain Vehicle的UTV,有別於國內常見的ATV是使用機車龍頭轉向與開放式車身,UTV全車是有著防滾籠為核心的鋼管車架、並有方向盤來控制轉向,使用源自於重機的1,000c.c.動力心臟並採用CVT變速箱來傳動,但為了兼顧Off-Road需求設有高低速兩檔的四驅系統,基本上可以把UTV視為越野版的Go-Kart卡丁車,因為UTV同樣也肩負著越野比賽入門以及培養年輕選手的任務。

圖為取得UTV組別桿位的Wyatt Cotter。(攝影/ 劉家岳)
孩童站上頒獎台也有香檳可以噴!(攝影/ 劉家岳)

正因為UTV或稱SXS (Side-by-Side) 的全地形越野車是使用重機的引擎,Yamaha與Honda等車廠是有投入UTV的製造,而Polaris則是另一大在北美市佔率相當高的UTV製造商。在Mint 400中UTV組別基本上是8至11歲左右的孩童參賽,當然是比賽長度有所縮短不像成人組別的Trophy Truck要跑上640公里、花上將近7小時才能完賽,但UTV本身一樣配有長行程懸吊能夠應付飛越跳台以及高低落差等地形考驗,其所搭載的1,000c.c.左右重機引擎約具備100匹最大動力輸出,在沙漠礫石路段是能跑到100km/h以上的極速!

UTV之上還有UTV Pro Open組別,動力能選擇2.0升自然進氣或是1.0升渦輪增壓。(攝影/ 劉家岳)
Mint 400的輪胎非統規性質,也吸引到不少廠牌來試驗新產品。(攝影/ 劉家岳)

而剛剛提到的UTV還只是給小朋友開的「入門版」,Mint 400還有體型再大、性能更強悍的UTV Pro Open組別,引擎能從1,000c.c.等級晉升成2,00c.c.級距或是改搭渦輪增壓器來提升動力輸出,車身放大允許副駕駛乘坐外拉長的軸距也能確保大動力下的行駛穩定性,當然對於駕駛年紀也有一定要求,要滿14歲才能夠進入UTV Pro Open級距來比賽。接下來《地球黃金線》也會帶來在Mojave沙漠中開著UTV奔馳的試駕報導。

最特別的是Mint 400有安排8至11歲孩童比賽的組別。(攝影/ 劉家岳)
男女性別以及年齡差異,Mint 400相較於其餘賽事比較不明顯。(攝影/ 劉家岳)
Jack Olliges年僅16歲就參加最高組別的Trophy Truck。(攝影/ 劉家岳)

整趟Mint 400觀賽之旅中不僅僅是少見的Trophy Truck與各級距賽車接觸到了國內少見的沙漠越野拉力賽事,最感衝擊的部份莫過於全家一起參與的賽車文化了。在Mint 400正式開賽前的Las Vegas Boulevard封街遊行抑或是隔日的Fremont Street Off-Road Festival封街嘉年華,都可以見到美國人帶著孩子一同參與觀賞,更願意讓孩子坐在駕駛座大人們在後方推車前進的情境出現;且不僅止於觀賽,前面提到Mint 400官方有開放給8至11歲孩童參與的UTV賽事,而我們在封街遊行中搭乘的Trophy Truck賽車手父子檔Steve跟Jack Olliges,兒子Jack更是只有16歲就投入1,100匹的獎盃卡車比賽之中!全民參與尤其是孩童也一起的賽車/玩車文化,或許是國內各項賽車運動可以考慮推廣的方向。

(攝影/ 劉家岳)
「尊敬不是他人施捨的,是得靠完成每一哩路掙來的」。(攝影/ 劉家岳)

延伸閱讀:

Total
0
Shares
上一篇

馬自達最新七座休旅現身,傳聞最快今年下半發表

下一篇

義大利大牛尬電車慘失控!「原地起飛」撞樹整車近乎全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