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機車還是汽車,只要在路上行走都脫離不開輪胎,一旦輪胎出現問題,輕則影響自己無法繼續行駛,嚴重時可能會造成車輛漂移失控、輪胎噴飛影響其他用路人的安全。所以許多人會加裝胎壓偵測器來隨時檢測輪胎的狀況,覺得有胎壓偵測器就可以放心了。
但其實除了輪胎壓力會影響到行車安全外,其實輪胎的胎紋的深淺也會影響到!同時《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也有明文規定,胎面任何一點溝紋深度不足1.6mm,可處汽車駕駛人新台幣三千元以上,六千元以下罰鍰。除了可以利用十元硬幣來做為胎紋是否達到合格標準外,其實每個輪胎在出廠時都設有輪胎安全線,可供車主作為輪胎磨損狀況的依據。
除了自行檢測輪胎耗損外,有些人覺得自己的輪胎耗損都特別快,或是不平均,汽車網站總監曾彥豪在《地球黃金線》節目上建議,想要改善輪胎磨耗可以從改變自己開車的習慣做起。像是定期去保養廠調換輪胎,使輪胎能平均磨耗、在車輛行駛中遇到坑洞或是突起物不要急煞,避免輪胎重力擠壓,容易內傷以及路邊停車時盡量避免磨到人行道,造成胎圈受損;另外平常也可以在輪胎上塗抹適量的優質輪胎油,減緩膠質的裂化,如果需要長時間停車要將輪胎打飽氣,可以避免輪胎消氣變形。
不過以上是磨耗輪胎的最低標準,以及平時顧胎的小撇步,曾彥豪曾分享「不管常不常開車或是里程數的多寡,都建議輪胎要定期做更換,因為輪胎也是有保存期限的,由於輪胎的材質是橡膠,日常與空氣與地面接觸,都會產生裂化,所以從出廠開始算最多五年一定要換輪胎比較安全。」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