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台灣發生全台大停電事件,這也導致了許多路口的紅綠燈號誌發生故障狀況,因此讓人好奇如果是在紅綠燈壞掉的狀況下,於路口發生車禍的話,其肇事責任的歸屬會怎麼劃分,對此就有網友在PTT上提問,沒想到竟有老司機親自解答,並且表示台灣的交通法規還有進步空間,尤其是在幹道以及支道的劃分部分,因此如果在路口發生車禍還真的很容易會有衝突發生,也揭露了台灣道路規劃的不足。

更多新聞:0303全臺大停電再引電動車疑慮? 有這2款電動車就不用癡癡等臺電
根據法規規定,當車輛行駛至沒有號誌或者是號誌故障且沒有交通指揮人員的路口時,支線道的車輛應該要暫停禮讓幹線道的車輛先行,而如果沒有設計標誌、標線或號誌劃分幹道及支道的路口,少線道的車輛應該讓多線道的車輛先行,如果車道數一樣的話,轉彎車要讓直行車輛先行,但台灣的道路有個缺點就是通常路口都沒有清楚劃分幹道以及支道,而如果是人生地不熟的狀況很難第一時間就馬上判斷車道數量,讓不少人看到這個規定都認為有點不合常規,直喊根本就不符合實際使用狀況。

這名老司機以最近天天在講的烏克蘭來舉例,在道路上方有菱形的標誌就是代表這條路是幹道,而如果是倒三角形的話就是支道,標誌簡單又清楚,讓駕駛可以一看到就知道誰是支道誰是幹道,而且這樣的標誌在歐洲大部分國家都適用,另外也有網友分享:「在溫哥華遇到紅綠燈失效是ALL WAY STOP啦,就是停車再開先停的先走」、「結果撞來撞去搞到小路口也要裝紅綠燈,這就是台灣」,認為台灣其實有很多國外的參考依據可以效仿,在道路規劃上還可以再更好。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