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汽車使用的普及,對於養車和用車的正確觀念便顯得尤為重要,許多人在網路上或與朋友討論時,經常會提及關於汽車保養和使用的各種說法,然而,這些說法中有些可能已經隨著汽車技術的進步而不再適用。本次將與達人們深入探討這些普遍的觀念,並請達人們為我們釐清真相。

首先,許多人相信洗車後會下雨是一種宿命,這讓不少車主感到困惑。汽車達人Eddie哥表示,雖然自己並不認同這種迷信,但確實有時會遇到這樣的巧合,使得洗車後不久就遭遇下雨。這種情況下,車輛若未進行適當的打蠟保護,雨水易在車身表面留下水漬,尤其是車窗玻璃,令人不悅。此外,有些車主認為定期洗車和保持車輛清潔是必要的,即使有時會遇到下雨的情況。

接著,關於新車的養護有著廣泛的討論。Eddie提到,對於性能版車型,例如保時捷,製造商通常會建議在行駛1,500公里前不要超過特定轉速,以保護引擎。這一階段被稱為磨合期,是讓新車引擎部件適應彼此的過程。而對於一般車型,正常使用並遵守交通規則下的行駛,一般不會對車輛造成損害。


此外,有關於汽車怠速開冷氣是否會傷車的問題,達人指出,長時間怠速運轉確實會消耗燃料,但對電瓶和發電機的影響相對較小。長期怠速可能會導致車輛內部溫度過高,影響車輛的散熱系統,從而對引擎健康度造成負面影響。而怠速時吹冷氣的耗油量,與車型 (如油電混合車與純油車) 有顯著差異,這是值得車主在日常使用中注意的地方。

最後,加油站的選擇和加油時間也是車主常討論的話題。達人們認為,加油站的選擇應基於個人習慣和方便性,而非迷信生意好的加油站就能提供更好的油品。至於加油時間,由於台灣日夜溫差不大,且油槽設計有隔熱措施,因此特意選擇夜晚加油以期獲得更高油品密度的做法並無必要。專家還提到,在地震後立即去加油的擔憂,從技術角度來看,是比較沒有根據的,因為加油站的油品品質是有嚴格標準和抽檢機制保障的。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