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臉書「爆廢公社公開版」上,一名女網友發文抱怨自己花了26萬元購入的Nissan Livina,當時顯示里程數為12.8萬公里,卻在要轉賣時才發現當初購買時的里程數被調表少27萬公里,實際里程數已經超過39萬公里,殘值所剩無幾,如今幾乎不可能再轉賣,相當不滿人生第一次買車就被騙,並決定尋求法律途徑解決。
女網友在2019年前往桃園某中古車行,以貸款購入一輛車齡6年、顯示里程數約12.8萬公里的Nissan Livina,車行當年開價26萬元。豈料時隔將近3年,女子決定脫手,並請其他家車行協助估價,卻被告知車輛里程數有問題!之後,她上監理站調閱車輛資料,才發現在2019年時,該輛Livina其實已經跑了391,492公里,足足比當時車行公告的里程數多了將近27萬公里。
女車主向當初購買的車行反映調表問題,從貼出的對話內容顯示車行回覆「自己也是受害者,車子是調來的,絕非他們有動手腳調表」,這讓女子相當不滿,並表示:「我是跟你買的,是我跟你的問題,你一直推到別人身上不對吧?」貼文在網路上快速掀起討論,大部分網友都贊成提告,且對於「車行自稱是受害者」之說詞相當不以為意,甚至有人強調「調表屬於詐欺,可以提告刑事與民事賠償」、「帶著相關的資料去警察局直接報詐欺及使公務人員登載不實,檢察官會調查的。十幾年前我也發生過一樣的事情,後來上完法院對方賠了我數十萬價差!」
然而,車行負責人也直接出面說明立場:「三年前確實監理站驗車驗不出前三次的里程紀錄,所以讓很多人有機可趁,去串改里程。但從業10年,我從未更改過任何一次車輛里程」,接著還表示自己明明很誠意地給予幾個解決方案,但女車主與老公卻從同意變反悔,甚至以「公審商家」的方法來尋求賠償,質疑對方只是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心心念念要討超過26萬元的賠償才上網發文公審,而不是要解決問題,所以會尊重並全權配合法律途徑來處理爭議;也有網友覺得原Po要求的賠償內容根本是「去好市多退貨的心態」,讓法院來定奪最為公平。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