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用路文化一直都是各國學習的範本,尤其台灣被稱作行人地獄,更是應該了解為何日本的交通與我國相差這麼多。就有網友去日本自駕,深刻感受到當地的用車水準,並列舉出多個與台灣的顯著差異。首先是日本開車都會顧及其他駕駛者的感受,即便開得比較慢,後車也都會保持距離避免給前車壓力,並且開車一定會禮讓行人,給行人安全的過馬路,也遵守直行車優先,轉彎不搶快的原則;同時直行車不會占用轉彎車道,轉彎車也一定會乖乖排隊。如果想要變換車道且隔壁後方有車,後方駕駛還會先煞車禮讓,最重要的是高速公路不會有慢車佔據內側車道,維持高速公路的順暢。

在日本自駕後的這些情況,一回到台灣開車,想要體驗相同的交通根本是奢求,除了台北的開車禮節好點之外,熟悉的後車逼近前車、人讓車等等,都讓人無奈的搖頭水準與文化之間的差異。下方網友也認為台灣的用路文化還處在落後的水準,並表示:「滿正常的啊!台灣就是落後國家,也不用期望太高!」、「臺灣駕照就雞腿換的啊,也都沒帶大腦開車。」、「台灣很多人開車不知道在趕什麼,無解囉!」、「沖繩算是日本行車素質比較不佳的了,但也比台灣好很多…」、「有同感,在日本開車是幸福,遇到亂鑽飆車的多數是台灣人。」、「台灣就比鈑金!鈑金薄的就是用生命捍衛路權!」

不過也有網友仍提出日本並非完那麼完美,也存在部分缺點,並表示:「東京路邊停車佔了一個車道的一堆,但是禮讓或是高速公路超車道的規矩這些真的做的很好」、「日本不是沒違規,但相對台灣三寶行徑實在少太多。」、「感覺機車越多素質越慘…東京最近一堆外送機車也是瞎躦,時段地點錯了還真以為在台灣…」、「之前在京都遇過計程車對過馬路的行人按喇叭,日本普遍良好,但真的沒有想像中那麼完美。」

而日本之所以會有比台灣更優良的用路環境,是因為日本的相關罰責非常重,簡單來說日本違規是累加點數,一般的違規如闖紅燈、違規停車、逆向、超速20至25公里,都是登記2點,如果造成他人傷害計45至62點、酒駕35點、無照19點,甚至疲勞駕駛也有25點,在三年期間累計滿6點駕照停止1個月,15點吊照外加禁考1年,45點同樣吊照且禁考5年。這就是日本想要開車或騎車的嚴苛之處,他們的駕照並不好考,吊照之後無照上路繼續罰,相較台灣目前無照僅罰鍰外加道路講習而已,並沒有過於嚴苛的處分。

不過日本對於五年內毫無違規與事故,就可以拿到黃金駕照,可以申請餐飲、加油站、旅館與車貸等多種優惠,保險公司還會進行最高19%左右的優惠。反觀台灣的優良駕駛,幾乎沒有任何有效的獎勵措施,所以部分駕駛還會抱持著違規沒被抓到的僥倖心態,長久以往的法不嚴造成劣幣逐良幣,如果大家都蠻橫的用路,那真正受害的也是下車後,成為行人的自己而已。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