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動車技術的成熟與普及,越來越多車主選擇擁有高性能的電動車。然而,隨著電動車牌照稅優惠將在今年底結束,將在2026年開徵,大馬力電動車的車主將面臨以馬力作為依據的高額稅收。為此,擁有多輛電動車的電車車主Echo就在節目上抱怨,自己光是性能電動車,每年就將繳納超過35萬!

《地球黃金線》節目近期以電動車稅收作為議題,並以高性能電動車當作主軸,探討電動車牌照稅的合理性。Echo提到,自己目前擁有9台電動車,其中5台就屬於大馬力車型,Model X Plaid為1,020匹、Ioniq 5 N為650匹、Model 3煥新版Performance為460匹,Model 3 Performance為450匹,就連Model Y Performance也有437匹,年馬力稅高達37萬2,510元台幣。這一開銷對任何車主來說都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Echo指出,這種稅制在四年前就已引起她的注意,並且她積極與立法委員進行陳情,尋求稅制的合理調整。然而,政府的解決方案僅是將問題延後,並未根本解決馬力稅過高的問題。

此外,節目中提到,電動車應該是推動環保和減少碳排放的工具,而現行的馬力稅制卻像是對電動車車主的一種懲罰。對於性能較高的電動車,大多馬力輸出都可能達到450匹以上,根據現行的稅率,無疑將導致高額的稅賦。

節目最後,與會專家和觀眾呼籲政府重新評估電動車的馬力稅制,尋求一個更公平、更合理的稅收制度。而且,Echo認為,合理的稅收制度除了能減輕車主的經濟負擔,也能更好地推動電動車的普及和環境保護目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