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宜蘭東澳的粉鳥林,是不少戶外玩家必訪的景點,不過來到這裡我們並沒有看見半隻「粉鳥」(台語發音,鴿子的意思),倒是發現了幾輛「皮卡」悠哉停在海岸邊。由於粉鳥林沿岸佈滿了大小不一的礫石,部分區塊是鬆軟的砂土,加上海浪往岸邊沖刷形成礫石堆,如果沒有足夠的離地高跟真正派得上用場的四驅系統,想要開車勇闖這片美麗的海灣,可能得先做好「刁車」的心理準備。

打開車窗、調高座椅,把電子式旋鈕加力箱轉到智慧四驅模式 (4A),然後緩緩把車開到海岸邊,刻意停在另一輛Ford Ranger XLT的後方。原來打算跟這次試駕的Ranger Wildtrak FRS Edition來個不期而遇的合影,但也許是打擾到人家釣魚,還沒來得及拿出相機,那輛Ford Ranger XLT就默默地轉移陣地,離開了我們合影的範圍。
導入FRS可調式裝載系統,貨斗機能大升級
其實新一代Ranger原本分成XLT、Wildtrak、Raptor三款車型,不過售價最便宜的入門XLT車型在2024年底宣告停售,接著在今年5月推出的25年式Ranger,則是將Wildtrak車型調整為Wildtrak FRS Edition。其中「FRS」代表的是「Flexible Rack System」可調式裝載系統,是一套結合折疊式置放架跟滑軌式防滾架的活動裝載機構,可用來裝載衝浪板、獨木舟、梯子、木板等長條形物品,還能依據物品長度調整滑軌式防滾架的固定位置,一共有五個固定位置可選。

考量到貨斗長度有限,過去裝載長條形物品都是以斜放的方式,將長條形物品靠在車頂上然後加以固定,但如此一來就很難再利用貨斗搬運其他物品。因此福特原廠採納車主的建議,與配件供應商JAC Products合作開發出滑軌式防滾架,利用安裝在貨斗兩側頂端的C形滑軌,搭配單手就能輕鬆移動的防滾架來延伸固定位置。


當需要裝載長條形物品時,只要從車頂上的折疊式置放架拉出橫桿插入另一側鎖點,再將防滾架移動到所需的位置,然後記得要打開上方的彈出式橫桿,這樣高度才會與車頂橫桿齊平,最後再用捆綁帶將物品綁在橫桿上並且收緊,一定要確認不會鬆脫滑動才能算大功告成。
- 更多新聞:25年式福特Ranger推出Wildtrak FRS Edition新車型,導入可調式裝載系統售價159.8萬起
- 更多新聞:Ford Ranger台灣編成調整,官網下架XLT車型主推高階選項


根據原廠提供的數據,這套由折疊式置放架跟滑軌式防滾架組成的可調式裝載系統,車輛行進時的最大動態承載重量是80公斤,如果車輛是在靜止不動的狀態下,最大靜態承載重量則是達到250公斤。雖然有些最多容納兩人的車頂帳並未超過重量上限,但由於滑軌式防滾架是活動式設計,為避免活動機構損壞,建議重量分佈還是盡量以車頂為主,或是考慮在貨斗加裝住起來更大更舒服的承載式車廂,只是這樣可能就得拆掉滑軌式防滾架跟C形滑軌,也會犧牲掉貨斗的裝載機能。

打開具備省力裝置的貨斗尾門,踩著後保桿旁邊的一體式尾門側踏板爬上貨斗,在這塊長度約155公分、寬度大約落在122~158公分的貨斗區域,其實還可以發現一些貼心設計,例如側邊有一組120V電源插座,在野外露營的時候可以供電給其他電器,設置於貨斗兩側的滑軌裝置、4組活動式扣環跟6組固定扣環,則是可以用來加裝貨物固定網、分隔板或是擴充其他裝載機能。

如果來到深山野嶺或是像粉鳥林這種晚上只有月光陪伴的昏暗海邊,這時候就能透過Zone Lighting區域照明系統,把頭燈、貨斗燈、車尾牌照燈跟左右兩側後照鏡照地燈全都打開,方便照亮四周環境,以上四個區域也都可以獨立開啟,到了戶外不用擔心照明的問題。不過Ranger Wildtrak FRS Edition所配備的LED頭燈組仍舊採用反射式設計,必須直上Ranger Raptor才會升級成投射式設計的Matrix LED矩陣式智慧型頭燈。

科技座艙鋪陳,乘坐機能媲美SUV
過去皮卡常被視為貨車,是因為當時法規不允許後座載人,但自從這項規定解禁後,現在的皮卡在乘坐機能上就跟一般5人座乘用車沒兩樣。以Ranger Wildtrak FRS Edition為例,除了有寬敞的後座可以載人,甚至還提供後座出風口、後座中央扶手、置杯架、兩組USB充電插孔 (USB-A跟USB-C各一) 跟一組120V電源插座,必要時還可以把椅墊上掀或是椅背前傾,將後座轉化成行李廂空間。唯一可惜的是受限於垂直後擋設計,後座椅背稍嫌挺直,乘坐時難免會影響到舒適性。

換到前座,同樣可以發現新一代Ranger的中控儀表佈局,已經非常接近轎式設計,不管是科技配備或用料質感也都不輸同價位SUV,當中最顯眼的是幾乎佔據整個中控台的12吋觸控螢幕,不僅搭載可對應直立式螢幕比例的SNYC 4A娛樂通訊整合系統,還支援無線連接的Apple CarPlay跟Android Auto,內建原廠中文衛星導航系統,並以分割畫面的方式,將控制雙區恆溫空調的觸控介面固定在底部位置。如果不習慣或無法觸控操作,其實中控台下方保留了可以調整空調溫度、風量跟音量大小的實體旋鈕按鍵,再往下還備有手機無線充電座跟兩組USB充電插孔 (USB-A跟USB-C各一)。


比較特別的是,雖然Ranger Wildtrak FRS Edition一樣配備電子式排檔系統,但不同於Focus、Kuga採用旋鈕式排檔設計,Ranger Wildtrak FRS Edition仍維持傳統排檔桿設計。一開始對這樣的設計有些不解,直到上路後才明白,在面對需要頻繁前進後退的越野路況時,傳統排檔桿的操作其實更順手,比起用轉的旋鈕式排檔,檔位的切換也比較明確,使用M模式進行手動升降檔,將手動換檔M模式跟升降檔按鍵設置在排檔頭側邊,應該也是基於相同的考量,只是這部分可能要多花點時間習慣。

輕鬆征服崎嶇地形,享受超Chill皮卡生活
為了征服不同地形,在排檔座的右後方有顆可用來切換動態行車模式的旋鈕,一共有標準、節能、拖車、防滑、泥濘、沙地六種模式可選,切換時前方的8吋多功能數位儀表還會出現對應六種模式的動態畫面,同時這顆旋鈕整合了電子式加力箱,因此旋鈕上面有2H (高速後驅)、4H (高速四驅)、4L (低速四驅)、4A (智慧四驅) 四種驅動模式可以選,一般道路行駛下可以使用2H (高速後驅) 模式將輸出集中在後輪,可以節省油耗提升轉向靈活度;遇到稍微崎嶇的地形例如佈滿礫石的海灘,其實切換到4A (智慧四驅) 模式,讓系統依據路況自動調節四輪輸出就能輕鬆征服。


倘若遇到地質鬆軟的砂石地形,則建議先切換到沙地模式,此時只要搭配4H (高速四驅) 模式也能穩定前進,但過程中還是會感受到輪胎打滑,速度無法拉上來,推測原因應該是輪胎抓地力不夠,如果能像Ranger Raptor一樣換成全地形輪胎,輪胎打滑的情況將會改善許多。

接下來嘗試切換到4L (低速四驅) 模式來挑戰砂地,切換後循跡防滑系統會自動關閉,電子式後軸差速器鎖定功能也會同步開啟,將輸出平均分配到左右後輪來減少打滑現象,但實際感受跟4A (智慧四驅) 模式差異不大,畢竟車子一直處於行進狀態,如果是停車時陷入砂地,或是地形高低落差太大導致一輪懸空,或許就能靠4L (低速四驅) 模式搭配後軸差速器鎖定來展現脫困能力。

開著Ranger Wildtrak FRS Edition徜徉於東澳海灣,坦白說真的是既輕鬆又有趣,輕鬆到不想拘泥於一些動力規格數據,只想好好征服眼前的地形,有趣的是可以體會到只有皮卡才能帶來的裝載實用性,不管是要上山下海、車宿露營,都能靠著貨斗跟可調式裝載系統的靈活組合,把想要攜帶的裝備行李通通裝上車,然後載著朋友一起前往目的地,一路上還能炫耀福特這套自動駕駛輔助系統有多聰明,這種到哪裡都很「Chill」的感覺,大概就是皮卡車主所追求的生活。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