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愛座不再變成搏鬥座,立法院更名「優先席」擴大更多使用者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爭議多年的「博愛座」將正式走入歷史!立法院今 (23) 日三讀通過《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部分條文修正案,未來公共運輸上的博愛座將更名為「優先席」 (Priority Seats),並擴大適用對象,從過去的「老弱婦孺」修正為「身心障礙者或其他有實際需要者」,強調照顧真正需要者,盼減少社會衝突與世代對立。

近年博愛座頗受讓座爭議,引發外界諷刺「搏鬥座」。(圖片來源 / TVBS)

現行法規中,大眾運輸工具如火車、高鐵、捷運與公車等,在未提供對號座情況下,應保留不低於總座位數15%的座位作為「博愛座」,提供身心障礙者與老弱婦孺優先乘坐。不過近年來屢屢發生乘客因是否讓座而發生爭執,甚至引發網友諷刺「博愛座是搏鬥座」,凸顯制度已不合時宜。

對此,衛福部長邱泰源指出,「博愛座」設立的本意是推動社會互助精神,提供真正有需要者優先使用,而非僅侷限於表面可見的族群。他強調,有些學生或上班族雖外表看似正常,卻也可能身心疲憊,未來「優先席」將讓這些隱性需求者能安心乘坐。

參考其他國家作法,博愛座改為優先席,並擴大更多有需求的使用者。(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修法也借鏡英國、韓國、日本等國做法,將座位名稱調整為更具包容性的「優先席」。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署長周道君說明,新法明訂「優先席」適用對象為「身心障礙者或其他有實際需要者」,不再侷限於特定年齡與性別族群,藉此反映社會使用者的多元面貌。

此外,未來優先席比例仍維持不得低於總座位數的15%。修法通過後,後續將提報行政院,力拚於本會期完成三讀程序。周道君也表示,未來將與交通部合作推動政策落實,透過清楚標示與加強宣導,提升民眾對「優先席」的認識與尊重,強調這項制度的目的在於提醒乘客「關注需要幫助的人」,而非硬性規定讓座。

延伸閱讀:

Total
0
Shares
Previous Post

GR Corolla進軍歐洲可能性大增?豐田高層稱「哪裡生產哪裡賣」

Next Post

外媒曝Mazda CX-5大改款亮相時間!傳馬自達CX-20屬於Yaris Cross雙生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