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起,台灣交通部將正式把新車隔熱紙規範法制化,以提升行車安全,改變過去偏好深色隔熱紙的習慣。新規範強制要求車窗透光率提高,甚至,明年驗車也把隔熱紙透光率納入檢驗,未達標準者可能處以罰鍰、覆驗、吊扣牌照。交通部參考國際經驗與國內需求,強調選購隔熱紙時,除透光度外,應重視隔熱效果與防紫外線功能,因市售產品品質參差不齊,消費者要謹慎挑選。

目前交通部研議隔熱紙指引內容為,一般車輛前擋風玻璃透光率需達70%,前側車窗為35%或70%,後側車窗及後擋風玻璃則為35%以上或不設限。計程車規範更嚴格,前擋風玻璃與前側車窗透光率需超70%,後側車窗及後擋風玻璃為35%以上。交通部部長陳世凱5月8日於立法院表示,台灣氣候炎熱,隔熱紙有其必要,但新規僅針對新車或更換隔熱紙時適用,舊車不受影響。此外,公路局長陳文瑞指出,新車明年 (2026年) 起驗車時,須檢驗隔熱紙透光率。

汽車隔熱紙不僅能阻擋紫外線對來的傷害,更能提升隱私性,營造更舒適、安全的駕乘空間。然而,各國對隔熱紙透光率規範,因地區而有差異。美國依州別不同,允許20%至80%的透光率,而日本、韓國都要求前擋風玻璃達70%以上,德國則禁止前擋風玻璃貼隔熱紙。台灣過去未強制規範,驗車也無相關檢測設備,如今為降低事故並提升安全,交通部邀集相關單位與業者協商,預計今年 (2025年) 6月底前公布指引。

對此,XPEL亞太區董事總經理卜怡君建議,消費者應多做功課,親自體驗不同透光率隔熱紙的效果,30%透光率的隔熱效果未必優於70%。另外,電車專家Jeff指出,台灣陽光強烈,從小車到超跑皆需隔熱紙,但隔熱紙無法完全阻隔輻射熱,建議搭配經濟實惠的隔熱網。專家也提醒,選購時應兼顧透光率、隔熱率與防紫外線效果,以免更換隔熱紙造成額外費用。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