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社群媒體的影響力不斷擴大,車廠面臨的言論攻擊與負面評論也與日俱增。為此,中國汽車巨頭BYD比亞迪近期祭出強硬措施,法務團隊直接硬起來,宣布將以法律途徑對網路上的誹謗言論展開反擊,且對37位中國網紅提起訴訟。
根據中國媒體報導,比亞迪目前已經正式對37名網紅提出誹謗訴訟,另有126個社群帳號正在接受該公司內部密切調查。此外,比亞迪還特別設立了公開舉報機制,呼籲社會大眾檢舉涉嫌惡意散佈不實言論的帳號,更祭出7,000美元(約新台幣22萬元)至最高70萬美元(約新台幣2,200萬元)的巨額獎金,吸引民眾提供有效舉報線索。

指控內容與社群平台涵蓋廣泛
比亞迪法務部門在聲明中指出,這些網路攻擊「具有重複性、有組織且充滿惡意」,不僅嚴重損害比亞迪的企業聲譽,也對市場秩序造成不良影響,甚至影響整個汽車產業的健康發展。該公司更直指,這些惡意攻擊的背後可能有特定的媒體機構與公關公司在推波助瀾。
據悉,被提告的案例涉及中國熱門社群平台,包括微信(WeChat)及微博(Weibo)。這些貼文與言論中,部分被指控者散播關於比亞迪財務狀況的不實訊息,另有網紅質疑比亞迪車輛定價過高、產品品質不佳或安全性不足。其中,更有部分網友聲稱比亞迪操縱網路輿論及收買意見領袖,對此比亞迪予以嚴正否認。

已有多起訴訟成功獲判勝訴
根據比亞迪公布的資訊,部分案件已進入法院程序並取得一審勝訴結果。法院判決中,已有數名被告必須公開道歉並賠償損害金,賠償金額分別約人民幣6萬~10萬元(約新台幣27萬~46萬元)不等,其他案件則仍持續進行法律程序。
公開懸賞舉報機制引發熱議
為了更有效地遏止網路上不實資訊的傳播,比亞迪特別成立了名為「新聞反詐騙辦公室」的舉報平台。只要民眾能提供經核實的惡意造謠、抹黑比亞迪品牌的有效線索,便可獲得人民幣5萬~500萬元(約新台幣22萬~2,200萬元)的鉅額獎勵,金額視提供訊息的影響程度而定。
比亞迪品牌暨公關總經理李雲飛表示:「我們歡迎媒體監督及公眾的建設性批評,但絕不容忍惡意誹謗或不實指控。」他也強調,目前相關的不實貼文和評論都已被保留,作為日後法律訴訟的重要證據。

中國車企展現法律強硬姿態成趨勢
比亞迪此次採取的強硬法律行動並非孤例,而是反映了中國汽車產業當前的新趨勢。另一家中國汽車品牌Avatr阿维塔近日也針對一名當地部落客提出140萬美元(約新台幣4,400萬元)的訴訟,指控該博主發表誇大並損害其品牌的言論。
此舉雖然表明了中國車廠保護品牌形象的決心,但也引發外界對言論自由的擔憂。有人擔心這樣的行動可能造成一種風氣,使媒體或消費者批評企業時必須格外小心,以免一不留神便踏入法律的雷區,形成寒蟬效應。
無論如何,比亞迪此次祭出的法律攻勢已在中國車壇掀起巨大波瀾,也給其他產業樹立了一個積極捍衛品牌聲譽的典範。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