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三民區,一名王姓老闆投資10萬元於2020年7月開設了一間24小時自助洗車場。此洗車場由於全天候運作,引起了鄰近住戶徐女的不滿,她指控洗車場的高壓風槍與水槍聲響嚴重影響其生活品質,甚至導致她半夜難以入睡,需要求助於心理及身體診所。因此,徐女於2021年提出兩次訴訟,要求賠償共20萬元。
對於徐女的控訴,王男曾試圖通過調整營運規則來降低噪音影響,如規定晚間10點後禁止使用風槍,並關閉部分燈光,將洗車活動限制在封閉區域內進行。然而,徐女仍然感到不滿,持續檢舉並再次提起訴訟,要求再次賠償及更改營業方式。

高雄地方法院審理此案後,判決王男分別需賠償徐女3萬元及2萬元,總計5萬元。此外,由於法官認為環保局的稽查只限於特定時段,並無法完全證明夜間無擾鄰情形,故不足以為王男辯護。
王男面對法院的判決及持續的鄰里糾紛,最終選擇關閉洗車場,結束了這場因噪音問題引發的鄰里糾紛。這起事件不僅展現了城市生活中商業活動與居住品質之間的衝突,也反映出在密集居住區進行24小時營業的商業模式所可能面臨的挑戰。此案例提醒商業經營者在規劃業務時需要更周全地考慮到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同時也凸顯了在都市規劃及法律面前,平衡商業發展與居民生活品質的重要性。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