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駕照未「指差確認」扣32分?民意反彈「更容易追撞」交通部長回應了

考駕照未「指差確認」扣32分?民意反彈「更容易追撞」交通部長回應了(圖片來源/ TVBS)

台灣的駕照考試制度近來成為熱議的話題,尤其是在行人安全與交通事故頻發的背景下,交通部曾提出考照制度的改革方案。這項方案的核心是在於強化駕駛者在遇到行人穿越道(斑馬線)時的停車檢查習慣,即所謂的「指差確認」。然而,這項措施在提出後立即引發了廣泛的爭議,專業人士與民眾普遍擔憂這可能增加追撞事故的風險。

台灣的駕照考試制度近來成為熱議的話題,尤其是在行人安全與交通事故頻發的背景下,交通部曾提出考照制度的改革方案。(圖片來源/ TVBS)

交通部原本計劃自6月初讓各大駕訓班開始執行新的教學模式,包括在任何交通號誌路口,不論是否有行人,都須進行周全的指差確認。這項改變預計將從左、前方及右方確認無行人或車輛後,方可通過。然而,此計畫的實施很快遭到回擋,許多駕訓班及民眾表達了對於此種教學方式可能導致的安全隱憂。原定於6月2日開始的新教學方案,因此被迫暫緩,待進一步討論。

交通部原本計劃自6月初讓各大駕訓班開始執行新的教學模式,包括在任何交通號誌路口,不論是否有行人,都須進行周全的指差確認。(圖片來源/ 交通部提供)

針對此事件,交通部長陳世凱於6月5日下午的記者會上正面回應說,目前看來並無實施這項新教學方法的計畫。他指出,專家分析認為指差確認的方式可能會增加後方追撞的風險,因此考慮到安全問題「應該沒有要做這件事」,意旨目前不會推動此一改變。

交通部長陳世凱於6月5日下午的記者會上正面回應說,目前看來並無實施這項新教學方法的計畫。(圖片來源/ TVBS)

大鑫駕訓班副主任陳睿騏也提到,台灣的駕照考試制度相對於其他國家,例如日本,顯得較為簡短。在日本,駕照考試採用學分制,需在9個月內完成至少57小時的學科與實踐學習,其考試過程分為基礎和進階兩階段,術科考試更為嚴格。相較之下,台灣的考試制度則是在短短35天的課程後即可進行考試,這種速成的方式可能難以全面培養駕駛的安全意識與技能。

陳睿騏建議,台灣的駕訓班雖然主要教授基礎知識,但這些知識在實際駕駛中仍具有相當的實用價值。(圖片來源/ TVBS)

陳睿騏建議,台灣的駕訓班雖然主要教授基礎知識,但這些知識在實際駕駛中仍具有相當的實用價值。他提醒所有考取駕照的駕駛者,在取得駕照後上路時,不應急於忘掉所學,而應時刻保持學習時的謹慎態度,以確保個人與他人的行車安全。

延伸閱讀:

Total
0
Shares
Previous Post

試駕/大改Tiguan進化開箱,430 TSI R-Line Performance面面俱到

Next Post

Suzuki Swift突然停產!疑因中國稀土限制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