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中市北屯區,一起因交通科技執法所引起的爭議事件,引起了公眾的關注。當地一名車主吳先生,在5月2日下午駕駛公司的銀色休旅車經過環中東路與太原路口時,因右轉但未能靠最外側道路行駛,被自動交通監控系統拍攝並開出600元罰單。然而,當時的外側車道正因怪手進行路樹修剪工作而封閉,不得不從中間車道進行右轉,這一情況在罰單上的照片中也清晰可見。

吳先生對此開罰感到非常無奈,他在接到罰單時表示驚訝並質疑道,「難不成要我從挖土機上面壓過去嗎?」他強調,罰單上的照片中不僅有挖土機,還有放置於現場的三角錐,這些都明顯顯示了當時的特殊行車情況。此外,吳先生也在社交媒體上發文,顯示當天的車流狀況,由於同一地點有路樹修剪工作,導致一個路口堵塞了超過20分鐘。
對於這起事件,地方警方也有所回應。五分局交通組的警務員吳書齊表示,經過業務單位的審核確認後,發現此罰單確實存在判讀錯誤,因此已主動撤銷該罰單。他們認識到科技執法的限制,並強調在未來會更加注意這類情況,避免類似的誤判再次發生。

儘管罰單已被撤銷,吳先生仍擔心同樣情況下的其他車主可能也受到不公的對待。他指出,當時現場車流量大,可能不只他一人遭遇此問題。對於那些可能未注意到或未提出申訴的車主,他們可能就無法得到相應的糾正。警方也承認,無法全面一一過濾確認所有的罰單,但強調只要民眾提出申訴,就會進行詳細的審核。
這起事件不僅凸顯了科技執法在實際操作中可能遇到的挑戰,也引發了對於科技與人工審核結合的必要性的討論。而對於吳先生而言,這一經歷雖然最終罰單被撤銷,但也希望能提醒相關部門在未來的執法過程中,更加謹慎,以免造成民眾的不便和困擾。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