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車禍後又遇「退車潮」,雷軍發聲:過去一個月是最艱難的時光

小米SU7車禍後雷軍公開發聲:承認過去一個月是最艱難的時光。(圖片來源/ 小米)

自3月29日小米SU7電動車在安徽省發生重大車禍事故以來,小米汽車面臨了接二連三的爭議與危機。該事故導致車內三名女大學生不幸喪生,事故發生後,小米創辦人雷軍減少了在社交媒體上的互動,並坦言這段時間是他創辦小米以來最艱難的一段時光。雷軍在微博上表達了感謝朋友和支持者的關心,並表示自己逐漸找回前行的勇氣和信心。

然而,除了車禍事故引發的關注,小米汽車的另一爭議也隨之爆發。最近有博主指出,小米SU7 Ultra車型的碳纖維雙風道前蓋並未達到宣稱的性能標準,反而只是裝飾性設計,這引發了大量車主的不滿。車主指控小米以高價提供一個無實際功能的裝置,形成超過300名車主的退車潮。

對岸一輛SU7撞車後爆炸,導致3名女大生殞命,引發熱議。(圖片來源 / 翻攝自微博)

SU7車禍與車門問題

依照先前大陸媒體報導,事故發生時,SU7與水泥隔離帶發生碰撞,隨後發生爆燃,造成車內3名女大學生死亡。事故發生後,死者家屬控訴稱,由於車門無法打開,造成車內人員無法及時逃生。此問題引發對小米SU7隱藏式車門把手設計的質疑,尤其是在車輛斷電後,車門把手無法正常啟動,成為逃生的絆腳石。

事故發生時,SU7與水泥隔離帶發生碰撞,隨後發生爆燃,造成車內3名女大學生死亡。(圖片來源 / 翻攝自新浪財經)

工信部介入與車門安全新標準

在事故發生後,中國工信部於5月初公開徵集對《汽車車門把手安全技術要求》的意見,計劃制定強制性的國家標準。此次標準修訂的主要目的是解決隱藏式車門把手設計在事故中的安全隱患,特別是在斷電、碰撞等緊急情況下,車門是否能夠順利打開,從而保障車主和乘客的逃生安全。工信部強調,必須強化隱藏式車門把手的機械或斷電保護設計,保證車門系統能在緊急情況下正常開啟。

中國工信部於5月初公開徵集對《汽車車門把手安全技術要求》的意見,計劃制定強制性的國家標準。(圖片來源/ Shutterstock)

SU7 Ultra跑車雙孔車蓋宣傳爭議

除了車禍事故,小米SU7 Ultra的碳纖維雙風道前蓋事件進一步加劇了小米汽車的危機。這款價格高達4.2萬人民幣的選配前蓋,官方宣稱能改善剎車散熱並提升下壓力,但經過測試後發現,風道並未連接到散熱系統,實際上這些風道僅具裝飾功能。這一不符宣傳的問題引發了大量車主的強烈反應,近400名車主集體要求退車,並要求小米提供合理解決方案。

小米在面對這一爭議後,發布了致歉聲明,稱之前的表達不夠清晰,並表示將對未交付的訂單提供免費改配鋁製前艙蓋的服務,而對於已提車的車主,則贈送價值2,000元人民幣的積分。然而,這一補償方案並未能安撫車主的情緒,許多車主表示對此不滿,認為補償遠低於他們為選配前艙蓋支付的價格。

除了車禍事故,小米SU7 Ultra的碳纖維雙風道前蓋事件進一步加劇了小米汽車的危機。(圖片來源/ 小米)

雷軍的回應與反思

雷軍表示,過去一個多月以來,他的情緒確實很低落,暫停許多社交媒體上的互動,也推遲了原定的會議和出差計劃。他指出,這段時間雖然艱難,但也正好能有機會靜下心來反思,並從朋友們的支持和關心中汲取了前行的勇氣。雷軍感謝大家的關心,並表示自己正在逐步調整自己的狀態:「讓我也逐漸找回前行的勇氣和信心」。

儘管如此,SU7 Ultra車主們的退車要求仍然是小米目前最大的一個挑戰,這不僅關乎品牌聲譽,也涉及到未來的法律風險。雷軍表示,小米將繼續致力於改進產品並解決目前面臨的問題,並計劃逐步恢復新品發布的節奏。

雷軍表示,過去一個多月以來,他的情緒確實很低落,暫停許多社交媒體上的互動,也推遲了原定的會議和出差計劃。(圖片來源/ 達志影像美聯社、小米)

小米的回應與未來計劃

小米汽車從車禍事件後,對自動駕駛輔助系統、車門安全問題進行了反思。雷軍強調,小米將密切關注安全技術的改進,並對產品進行必要的升級和調整。此外,小米也對SU7 Ultra的宣傳問題作出道歉,並宣布將進一步改進車型的設計,以提高安全性和消費者滿意度。

雖然事故發生後,小米推遲了一些新品的發布計劃,包括新款手機和新車型,但雷軍在微博上表示,自己正逐步恢復狀態,並會繼續帶領小米向前發展。5月9日晚間,小米發布了新的「小米盒子5系列」,並預計將於5月15日舉行新品發布會,這意味著小米的產品發布節奏逐步恢復,但能否見到原本外界引頸期盼的YU7電動休旅?目前還是未知數。

小米YU7電動休旅。(圖片來源/ 小米)

雷軍如何繼續引領小米汽車前進?

小米SU7的重大事故讓車門安全問題成為焦點,不僅令CEO雷軍陷入一段沉重的思考,也促使中國工信部開始制定更加嚴格的國家標準來保障車主的安全。隨著小米對安全問題的重視與改進,這一事件將對新能源汽車的安全設計產生深遠影響。

與此同時,SU7 Ultra爆出的設計爭議,雖然又是一大打擊,但小米仍在電動車領域保持著雄心壯志,並調整了目標,計劃在今年交付更多的電動車並擴大市場份額。雷軍面對艱難時期的坦誠和反思,也顯示出小米在積極處理問題的同時,將更加注重未來的技術創新與安全保障,未來小米汽車將如何繼續發展?後續動向依舊值得關注。

延伸閱讀:

Total
0
Shares
Previous Post

台灣有機會導入?海外版Kia EV5改韓國生產,部分設計跟中國版不同

Next Post

Lamborghini Urus全面武裝升級,Rezvani操刀改頭換面防爆擋子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