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台灣進口車稅制:關稅、貨物稅佔車價幾成?降價真的有譜?

進口車到台灣究竟需要課徵哪些稅項?對車價又會造成多大影響?(圖片來源 / Ford)

受到美國總統川普對台灣開徵32%高額關稅影響,不少民眾開始檢視台灣進口車的稅制問題,這也讓車價有沒有可能調降的話題再度引起熱議。雖然目前政府並未對美國採取的關稅報復提出更有力的應對方式,但包含立委在內,已經在質疑台灣進口車稅率是否合理?為此對國產車長期保護又是否公平?

美國總統川普對台灣開徵32%高額關稅,引發進口稅制檢討與車價調降話題。(圖片來源 / 達志影像美聯社)

在深入探討這些質疑之前,作為消費者不妨先釐清,進口車到台灣究竟需要課徵哪些稅項?這些稅項又是如何計算才能套用在車價上?還有進口車有機會降價的話,稅制應該怎麼調整才能讓降價變得更有感?

進口車稅項多,關稅、貨物稅成購車重擔

台灣進口車主要稅項包括關稅、貨物稅、營業稅,以進口小客車為例,到港後先計算完稅價格,也就是離岸價格加運費加保險費,再乘於17.5%的進口稅率 (關稅),接著依照車輛排氣量乘於貨物稅率,排氣量在2,000c.c以下稅率為25%,排氣量在2,001c.c.以上則提高到30%,將完稅價格、關稅跟貨物稅加總後還得徵收5%營業稅,以及完稅價格乘於0.04%費率的推廣貿易服務費,才能算出附加在車價上的進口成本。

台灣進口車的稅制組成
關稅進口小客車課徵17.5%
貨物稅*依燃油車排氣量課徵,2,000c.c.以下為25%,2,001c.c.以上為30%  

*電動車完稅價格140萬以下免徵貨物稅,140萬以上貨物稅減半 (12.5%~15%)
營業稅統一課徵5%
推廣貿易服務費完稅價格乘於稅率0.04%
奢侈稅進口車完稅價格超過300萬需額外課徵10%

另外進口車完稅價格如果超過300萬,需要再加徵10%奢侈稅,即便未超過奢侈稅門檻,進口一輛完稅價格約100萬元、排氣量在2,000c.c.以下的小客車,加上關稅、貨物稅、營業稅後,車商需繳納的總稅費恐超過54萬元,等同於佔車價的5成以上,車商在必須維持利潤的情況下,這些高額稅費便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形成購車時的沉重負擔。

進口一輛排氣量2,000c.c.以下的小客車,車商需繳納的總稅費恐超過54萬元。(圖片來源 / Volkswagen)

值得探討的是,雖然加徵17.5%關稅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國內汽車產業,但同時也有人認為這是過度保護國產車、阻礙汽車市場競爭,而依照排氣量課徵的貨物稅,更被視為是個過時的稅收制度,也是導致車價攀高的最大原因。

進口車稅費試算:

以一輛排氣量2,000c.c.以下進口小客車為例,假設其完稅價格為新台幣100萬元,則需繳納的稅費如下:

  • 關稅:100萬 x 17.5% = 17.5萬元
  • 貨物稅:(100萬 + 17.5萬) x 25% = 29.375萬元
  • 營業稅:(100萬 + 17.5萬 + 29.375萬) x 5% = 7.3437萬元
  • 推廣貿易服務費:100萬x0.04%=400元
  • 總稅費:17.5萬 + 29.375萬 + 7.3437萬+400元=大約54.2萬元

川普關稅威脅,台灣車市恐受衝擊

隨著美國總統川普對台灣投下關稅震撼彈,不僅對貿易、民生經濟造成全面性的影響,對所有非美國製造的汽車與車用零組件加徵25%關稅的作法,也直接衝擊到台灣的汽車產業,無論是車商或零組件供應商都已經嚴陣以待。

目前台灣進口車的關稅訂在17.5%,遠高於美國對進口車所課徵的2.5%,如果美國要求台灣採取對等關稅,未來從美國導入台灣的車款將面臨關稅上的調整,進而有機會調降車價。

未來台灣如果採取對等關稅,從美國導入台灣的車款將會有降價的機會。(圖片來源 / 地球黃金線)

以上述提到的2.0升小客車為例,當關稅從17.5%降到對等的2.5%時,光是關稅課徵的金額就減掉15萬之多,貨物稅跟營業稅也會跟著降低,估計燃油車至少有20萬的降價空間,如果是完稅價格在140萬以下的電動車,還能享有免徵30%貨物稅的福利,完稅價格在140萬以上則是貨物稅減半只需課徵12.5%~15%。這也意味著順應美國採取對等關稅的話,降價最有感的將會是從美國導入的進口車,但相對地也會削弱非美國進口車及國產車的競爭力,有可能會引發其他車商反彈。

降價有望?車輛公會建議調整貨物稅

針對進口車關稅問題,台灣車輛公會曾聯合國產車廠與零組件供應商發出聲明,呼籲政府應該優先檢討貨物稅,而非只著眼在調降關稅。車輛公會認為降低貨物稅才能讓消費者真正感受到車價變便宜,如果只調降關稅,台灣汽車市場可能會被進口車壟斷,甚至跟澳洲一樣步上國產車崩盤的後塵。

為了不讓進口車削弱國產車的競爭力,車輛公會認為政府應該優先檢討貨物稅。(圖片來源 / 和泰汽車)

畢竟對車價造成影響的除了進口關稅,還有一大關鍵是貨物稅,因此降價的幅度除了取決於燃油車的排氣量是在2,000c.c.以下還是2,001c.c.以上、電動車的完稅價格是在140萬以上或以下,還得視政府能否同步調整貨物稅與其他稅收而定。

稅制改革成關鍵,消費者盼政府積極作為

簡單來說,高額稅費是牽動車價的主要因素,除了配合美國關稅政策走向,政府能否順勢調整相關稅制,都將對台灣車市產生重大影響。如果想實現真正的「有感降價」,政府必須有相對應的積極作為,重新檢視稅制問題、推動稅制改革,才能在確保汽車產業公平發展的同時,有效進一步降低消費者的購車負擔。

延伸閱讀:

Total
0
Shares
Previous Post

小琉球全島「第1支紅綠燈」掀正反交鋒!屏東縣警局預告今年8月啟用

Next Post

川普關稅改變外匯車生態,恐採「時價」銷售牽連中古車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