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高速公路局(以下簡稱高公局)統計,2024年國道共發生70件死亡事故,其中分心與疲勞駕駛仍是最主要肇因,導致26件事故、31人死亡。進一步分析,未繫安全帶的死亡事故也占20件,造成20人罹難。進入2025年,這一問題仍未改善,截至2月底,國道已發生8起死亡事故,其中6件與分心疲勞駕駛有關,造成8人死亡,而3件事故的罹難者疑似未繫安全帶。
高速公路車速快,分心與疲勞駕駛最致命
高公局指出,高速公路行駛速度快,駕駛若分心或疲勞上路,容易導致自撞、追撞事故,甚至引發二次事故,造成更大傷害。2025年2月18日國道1號北向168公里處即發生7輛小客車追撞事故,其中一輛小客車翻覆,車內兩名乘客疑似未繫安全帶,當場被拋出車外,不幸身亡。


大型車事故頻繁,3起死亡車禍都因駕駛分心
統計顯示,2025年截至2月底的8起死亡事故中,有3起與大貨車或聯結車有關,肇因皆為分心與疲勞駕駛。除了涉及其他車輛的事故,大型車因駕駛操作不當導致自撞、衝出路外或翻車亦相當頻繁,今年已發生30起。
例如,2025年2月7日上午11時,國道3號南向375.6公里處發生4輛大貨車連環追撞事故,造成1死1傷,並導致4公里車流回堵,耗時2小時才排除。同月21日凌晨5時,國道1號北向竹北出口也發生聯結車翻覆事故,2月22日晚間6時許於國道3號南向大山入口處亦發生聯結車操控不當翻覆事故,兩起處理時間都長達4小時。此外,2月24日凌晨3時與傍晚4時,國道3號北向新竹系統出口與國道1號南向汐止入口接連發生水泥車翻覆事故,處理時間高達3.5小時,造成嚴重回堵。


高公局提醒:大型車駕駛應遵守3大安全要點
高公局強調,大型車事故不僅影響行車安全,還可能導致國道嚴重壅塞,因此特別提醒大型車駕駛務必遵守以下要點,以確保自身及其他用路人安全:
- 注意身心狀況,避免疲勞駕駛:駕駛前應確認自身精神狀態良好,行駛途中保持安全車距,勿分心操作手機或其他裝置。若感到疲勞,應立即前往服務區或休息站短暫休息。
- 謹慎操控車輛,避免急煞或劇烈轉向:大型車體積大、重心高,急煞或突然轉動方向盤容易造成車輛失控或翻覆,駕駛應保持穩定駕駛習慣。
- 進出匝道與過彎時提前減速:行經交流道、彎道路段時應降低車速,確保安全過彎,避免因速度過快導致翻車意外。


上路請繫好安全帶,降低死亡風險
高公局再次提醒,安全帶是保護生命的最後一道防線,不論駕駛或乘客,上車後務必繫妥安全帶,兒童則需依規定乘坐安全座椅。行駛國道時,務必保持專注,避免恍神、分心及疲勞駕駛,並遵守速限,切勿隨意變換車道或急煞,才能保障行車安全。
高公局也將持續監控國道事故數據,並加強宣導駕駛人安全觀念,希望降低事故發生率,確保用路人行車安全。
延伸閱讀:
- 國1楊梅休息站啟用三年釀5死15傷,外界質疑「設計不良」高公局給出回應
- 國1與國3休息站誰最賺錢?西螺服務區與清水服務區成高速公路兩大金雞母
- 2024年國道車流量最大路段與交流道公布!高速公路「這些地方」大車特別多
- 國1楊梅休息站設計爭議持續中,網友嘲諷:速限降為20公里再裝區間測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