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預計最快將於4月2日,也就是愚人節之後的隔天,對進口汽車徵收新的關稅,也就是「對等關稅」制上路,以保護美國本土汽車產業,這項政策預計將對全球汽車市場帶來衝擊,尤其是歐洲、日本與韓國的車廠可能首當其衝。此外,由於美國車關稅政策的調整,台灣消費者可能迎來更便宜的美國進口車,有部分專家認為新台幣百萬元級的美國進口車甚至可望降價超過20萬元。

美國對等關稅上路衝擊當地進口車
川普自1月20日二度上任以來,川普2.0政府就展開一連串改造美國貿易行動,設法改變全球與美國的貿易關係,更要讓眾多重要產業把生產線移往美國。川普政府強調,美國長期在國際貿易中面臨不公平待遇,例如:美國對進口乘用車的關稅僅為2.5%,但歐盟卻對美國汽車課徵10%關稅。不過,美國倒是對進口皮卡徵收的25%關稅,所以外界被認這也是美國不利於貿易平衡的行為。

此次「對等關稅」政策,將基於各國對美國課徵的關稅來進行對應調整,這也意味著日本、韓國、德國與歐洲等主要汽車出口國將受到較大影響。
根據美國汽車數據機構Wards Intelligence的資料,2024年美國市場的新車銷售中,約四分之一屬於進口車,這些車輛主要來自日本、德國、韓國等國家。而日本政府財務省貿易統計數據顯示,2023、2024年日本車廠共出口到美國分別為148萬、137萬輛汽車,光是2024年出口總金額逾6兆日圓(約新台幣1.3兆元),如果美國提高對日韓德進口汽車的關稅,這些品牌可能不得不調漲價格因應。

美國進口車來台可降價? 專家估計最高可降26萬元
對台灣市場來說,美國汽車的關稅問題也將影響車價。目前台灣進口車關稅為17.5%,遠高於美國對進口車的2.5%。若美國採取對等關稅,台灣對美國車的關稅可能有所調整,使美國汽車進口成本下降。
專家分析,以目前台灣的稅制結構來看,包含了關稅 (17.5%)、貨物稅 (油車25% or 30%、電動車優待免徵0% or 30%減半變15%)、營業稅 (5%)、推廣貿易服務稅 (0.04%),如果對美國車關稅降低,預計完稅價格100萬元的美國進口汽油車,降幅可能達26萬元,而像是特斯拉電動車,可能降價超過10萬元。

但畢竟,台灣汽車稅制除了進口關稅,還有一大關鍵是貨物稅,因此最終降價幅度除了看車輛是屬於「2,000c.c.以下油車、2,001c.c.以上油車、電動車完稅價格140萬以上或是以下」,而可能影響幅度高度外,仍須視政府是否同步調整貨物稅與其他稅收而定。
日韓德車廠壓力倍增,日本政府力爭豁免
由於美國市場對日本車廠來說極為重要, 如果因為新制導致日本出口車輛到美國需被課徵關稅,各車商未避免被課徵關稅,可能增加美國工廠產能,但短期內難以達成,如此一來也只能先漲價以反映成本提高。
豐田(Toyota)2024年全球銷量約1,015萬輛,其中,美國市場占了233萬輛,約占整體銷量的23%,包括豐田每年出口約53萬輛汽車到美國。內部人士透露,若關稅提高,短期內恐無法快速調整生產策略,只能被迫提高車價。而部分規模較小的日系品牌,如三菱(Mitsubishi)沒有在美國設廠,基本上可能只有漲價一途,勢必對品牌銷售產生衝擊。

另外,馬自達(Mazda)2024年出口逾23萬輛汽車到美國,占品牌在美國銷售量的54%;速霸陸(Subaru)2024年在美國銷量逾66萬輛,包括美國生產36萬輛,日本出口到美國約30萬輛。Mitsubishi去年則是從日本出口8萬輛汽車到美國,倒是Honda在美國銷量多是靠當地生產的新車,論出口數字僅有5,379輛汽車到美國,還不到1%。

面對川普的關稅新政,日本政府已向美方爭取豁免,日媒指出,日本外務大臣岩屋毅已向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表達,希望能將日本排除在課徵鋼鐵和鋁產品25%關稅的對象國家之外,甚至也希望日本不應納入「對等關稅」制的國家。然而,市場普遍認為美國政府不太可能輕易讓步。
韓國與德國汽車品牌同樣面臨壓力,韓國現代起亞(Hyundai-Kia)在美國市場的銷售車款約65%為進口車,德國福斯(Volkswagen)集團更有80%是進口車,若關稅上調,價格勢必受影響。

美國本土車廠反應不一,福特執行長:擔憂供應鏈受衝擊
雖然川普的政策表面上是為了保護美國本土車廠,但部分美國車企表達支持,但也有的擔心會導致市場價格上漲,影響銷售。福特(Ford)執行長法利(Jim Farley)在社群平台《X》表示:「我們肯定川普總統審視所有進口車的構想,這是重要的一步。」然而,後續他又指出,新關稅可能帶來額外成本與市場不確定性,甚至讓美國汽車產業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

此外,美國2024年賣出約1,600萬輛新車裡面,加拿大與墨西哥製的新車就有23.4%,所以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USMCA)對北美汽車市場至關重要,該協定規定75%以上零件來自這3個國家的車輛可免關稅。該協定將於2026年重新審視,而川普近期對汽車關稅的表態,也被解讀為可能是美墨加協定重新談判的前奏。
本田(Honda)2月13日表示,USMCA就會產生超過7,000億日圓的影響,當車廠的成本受到衝擊,零配件商勢必會被影響,可謂「牽一髮動全身」。

對等關稅制形成蝴蝶效應,台灣市場進口車價受衝擊?
雖有有專家表示,「對等關稅」可能更加影響印度、巴西等新興國家,只是,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勢必令全球汽車市場,歐洲、日本、韓國車廠面臨價格壓力,部分車款可能因成本上升而調漲,而美國汽車進口至台灣的價格則有望因關稅調整而下滑。不過,台灣進口車仍舊是以歐洲、日本為大宗,就怕對等關稅制度形成全球車壇的蝴蝶效應,歐日韓車廠調整全球銷售策略而衝擊到台灣進口車價。
專家建議,若有意購買美國品牌進口車的消費者,像是BMW X3~X7、XM、Ford Mustang、Tesla全車系、賓士GLE、GLS、Toyota Sienna、Infiniti QX60甚至是貿易商導入的美規車型如Honda Odyssey、賓士C 300等等,可關注後續關稅政策的變化,並留意車商是否調降售價。只是台灣稅制仍有貨物稅等影響因素,短期內大幅降價的可能性仍有限,且看總統賴清德會如何與美國川普政府溝通。

全球貿易環境正因美國的貿易政策產生變動,台灣汽車市場的價格競爭與政策調整,未來仍值得持續關注。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