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減少車輛能耗,新世代車款普遍導入「Stop-Start怠速熄火系統」。此系統可在車輛靜止或怠速時,自動關閉引擎,減少油耗與碳排放,當車輛準備行駛時再重新啟動引擎。對此,外界認為這項配備因頻繁啟停引擎,可能導致內部零件磨損,或縮短引擎壽命,因此引來大批網友議論,甚至直言:「史上最智障功能」

為提升燃油效率,許多車廠將Stop-Start怠速熄火系統列為標準配備,該系統可在怠速時自動關閉引擎,達到省油與環保效目標。然而,根據《Federal Mogul》的資料,搭載此系統的車輛啟動引擎次數,是未搭載車輛的10倍,對引擎曲軸等機件損耗較大。因此,車廠透過改良材質與高效潤滑機油減少影響,但其節能效果取決於用車環境,都會區成效顯著,郊區則幫助有限,購買時應考量實際需求。

為此,許多網友都抱怨怠速熄火系統沒有讓人想像中滿意,因頻繁啟動與停止常伴隨輕微震動和噪音,影響舒適性,且可能加速啟動馬達和電瓶的損耗。隨著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的普及,因具備電動馬達,能在低速或怠速時由電池組提供動力,無需傳統引擎怠速運作,怠速熄火系統需求因此逐漸減少。

網友在PTT上討論怠速熄火功能的實用性問題,沒想到瞬間引發網友熱議,紛紛留言笑稱「廢到笑,在電車這是基本款」、「真的是車上最廢也最麻煩的裝置」、「真的很沒用,而且也沒省什麼」、「開過真的腦殘功能」、「這真的是白癡功能,每次上車都先關掉」、「台灣紅綠燈太多會很難用,剛發動起步馬上又要熄火停下」、「啟動就先關掉的功能」。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