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偽造車牌問題氾濫,並在去年上半年開始假車牌相關案件逐月上升,引發治安隱憂且掀起外界關注,案件數更在2024年8月達到高峰的261件。為此,交通部公路局與相關單位建立了跨部門合作機制,其效果顯著,逐漸減少偽造車牌舉發件數,至去年12月降至101件,減少了61%。

公路局指出,行政院於去年兩次召集相關部會討論偽造變造車牌的處理對策,著重於法制強化、防偽供應鏈管理、網路平台管理及查緝四大方面,涵蓋加強對進口貨品的檢驗、增加專屬進口貨品分類、網路平台監控、建立偽造號牌優先偵查資料庫、以及修法研究。讓假車牌無法使用,更讓賣家不敢賣、買家也買不到。

在法律修訂方面,交通部已計劃修改道路《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12條,提高對使用偽造、變造或冒領號牌行為的處罰,新增條款包括當場扣押保管車輛及沒收,甚至銷毀,同時懲處駕駛違規車輛者。為的即是期望透過嚴法,降低偽造車牌使用情形。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於去年12月27日公告,新增禁止進口車輛號牌的貨品分類號,並於今年1月1日起生效。公路局將聯同財政部關務署和內政部警政署,要求各海關、監理及警察機關協作通報、確認及調查事項,以共同防範境外偽造號牌的輸入。截至目前為止,已透過網路通報下架704件偽造號牌販售資訊,並查獲3件境外輸入偽造號牌。

此外,針對網路平台上的偽造號牌資訊,公路局透過數位發展部的協助,與網購及社群平台業者建立通報和下架機制,藉由網路監控機器人,發現並下架相關偽造號牌資訊,並將案件移交警察機關進行溯源查緝。公路監理機關則藉由無法上路車輛資訊及異常通行數據,建立疑似偽造號牌的灰名單資料庫,供警察機關使用AI系統進行巡防,同時請停車管理機關於收費業務時協助通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