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庇護島屢遭撞成駕駛危險區?消基會說法惹議路權團體不滿了

行人庇護島屢屢遭撞,消基會說法引來路權團體反彈。(圖片來源 / TVBS)

在近期台中北區發生的16起自撞事故中,消基會提出行人庇護島可能成為駕駛期間的「新危險區域」,沒想到這番說法引發爭議。為此,超過10個路權倡議團體在聯合聲明中反對這一觀點,並指出行人庇護島的設立恰恰保護了生命。

消基會稱行人庇護島成駕駛「新危險區域」。(圖片來源 / TVBS)

消基會在1月2日發表的新聞稿中提到,旨在改善行人安全的行穿線退縮和行人庇護島設置未達預期效果,以台中市為例,北區在短短兩個月內發生了16起自撞事故,讓行人庇護島看似成為了一個新的危險區。

台中市兩個月間,就發生16起車輛撞上行人庇護島的意外。(圖片來源 / TVBS)

然而,台灣安全駕駛監督聯盟、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還路於民行人路權促進會等10餘個路權倡議團體經過實地考察,發現台中北區的行人庇護島已經透過醒目色彩標記,且配有反光設施以維持駕駛注意力。這些庇護島的位置在不影響正常行車的情況下,仍然有駕駛者在未達路口中心轉彎的時候發生碰撞。

路權團體認為駕駛行為、隔熱紙透光率等問題也是釀禍主因。(圖片來源 / TVBS)

路權團體指出,消基會忽視了駕駛者的一些不當行為和系統性問題,例如轉彎時未仔細觀察、車窗隔熱紙透光率的問題,以及駕訓和回訓制度的不足。因此,將事故責任完全歸咎於行人庇護島是不當的。

路權團體表示,行人庇護島有效保護行人。(圖片來源 / TVBS)

聲明中還強調行人庇護島在這些事故中保護了16條生命,並能突顯政府和駕駛者長期以來忽視的安全駕駛問題。路權倡議團體呼籲各界基於科學研究和詳細分析,致力於提升交通安全並推進以人為本的交通政策。

延伸閱讀:

Total
0
Shares
Previous Post

Hyundai無懼台灣車市衰退,南陽新能源策略奏效逆勢成長

Next Post

召回/Toyota Corolla Cross與Corolla Altis油箱瑕疵,和泰:燃油可能滲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