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min有助改善恐慌症?台大研究:智慧穿戴裝置有效降低復發率

台大研究指出,Garmin等智慧穿戴裝置有助於降低恐慌症發生率。(圖片來源/ Garmin)

國立台灣大學生醫電子與資訊學研究所的最新研究揭示,通過健康追蹤裝置測量的生理數據,加上評估表和環境資訊,能夠深入了解恐慌症的發作特質及嚴重程度。研究團隊運用Garmin智慧穿戴裝置,進行長達三年的現實生活數據連續監測,這是台灣首例長期使用智慧裝置的研究,期間收集的數據僅供研究分析使用。

研究指出,恐慌症在特定情境下的發生頻率有顯著減少:當每日平均心率維持在72至87次/分、最大心率在100至145次/分、靜止心率在55至60次/分之間,每日能攀爬超過九層樓,或總睡眠時間介於6小時23分鐘到10小時50分鐘,且深層睡眠時間超過50分鐘時,清醒時間少於53分鐘。研究強調,掌握心率、運動和睡眠三大指標,尤其是充足的睡眠和規律運動,可以將恐慌症發作率降低至5%。

解析恐慌症:健康生活習慣有助於減緩症狀復發

恐慌症為一種現代焦慮症,患者會體驗到反覆且劇烈的恐慌發作,對其日常生活造成困擾。典型症狀包括胸悶、頭暈、心悸和呼吸窘迫,通常會在10分鐘內達到高峰,隨後消退。恐慌症的復發性使患者對發作充滿憂慮,影響生活品質,嚴重時可能合併泛焦慮或社交恐懼等症狀。

智慧穿戴裝置可以連續進行健康監測。(圖片來源/ Garmin)

該病症與遺傳和環境因素皆有關,遺傳影響約占30%至50%,相較其他精神疾病,環境和心理因素的影響較大且可控。Garmin智慧穿戴裝置提供連續的健康監測數據,幫助患者在醫師診斷和治療計劃指導下,通過改善日常作息來降低復發風險。

恐慌症患者生活方式改善策略

在這項持續三年的研究中,團隊對138名恐慌症患者使用Garmin裝置,追蹤心率、活動和睡眠等指標,並利用行動應用程式進行反饋。研究由賴飛羆教授領導,恩主公醫院蔡昌恆醫師協助設計及分析,患者需每天佩戴裝置以監測生理數據並定期填寫健康問卷。

蔡昌恆醫師指出,治療恐慌症需要考慮基因、環境和短期壓力事件等因素,並建議患者進行充足的睡眠、適當的運動以壓力管理。建議每天睡眠7至9小時,每週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未來研究的重點在於進一步運用智慧穿戴裝置進行精神科專科研究,以期精確診斷及治療恐慌症,減少發作次數及影響。

日常健康助手:Garmin助您實現健康生活

Garmin智慧穿戴裝置精確監測用戶生理狀況,協助恐慌症患者掌握健康數據,調整生活模式。憑藉長時間的電池續航和全天候監測功能,Garmin已成為用戶健康管理的可靠夥伴,並在全球健康管理中持續帶來突破性發展。

延伸閱讀:

Total
0
Shares
Previous Post

和泰汽車連續23年蟬連台灣車市銷冠,Corolla Cross連4年稱霸市場

Next Post

Hyundai無懼台灣車市衰退,南陽新能源策略奏效逆勢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