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車常見「這項改裝」需確認與行照相符!違規者最高可能開罰9600元

機車如果有更換大燈,必須留意光源是否與行照一致!(示意圖/ 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在台灣,機車不僅是日常生活的重要交通工具,更是許多民眾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許多機車騎士常因不熟悉交通法規而遭受罰款,像是更換大燈沒留意就可能被處最高9,600元罰鍰。近期,一名女網友因更換了機車大燈而遭警方開罰,此事件引發了對機車燈具相關法規的廣泛討論。

該名女網友在社群網站上分享了她的經歷:她的機車大燈故障後,選擇到車行進行維修。車行老闆建議她將大燈更換為LED白光,認為這樣更能提升夜間駕駛的安全性。然而,她未料到更換後不久,便在外出時被警察攔下並開出罰單。罰單上明確指出,違反了《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18條1項,因為她的電系設備屬於可變更設備,卻未經臨時檢驗便擅自變更頭燈為LED燈,進而違規行駛。

許多機車騎士常因不熟悉交通法規而遭受罰款,像是更換大燈沒留意就可能被處最高9,600元罰鍰。(圖片來源/ 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對此,有老司機網友解釋,問題不是更換為白光燈,而是更換為LED燈本身就涉及多重規範。由於LED燈的發光原理與傳統鹵素燈泡不同,若未適當調整燈具,可能會導致光線散發不均,增加閃瞎其他道路使用者的風險。該網友直言,騎士的車輛光線應該有刺到警察才被注意到而進行檢查,否則一般外觀遠看看不太出來是LED。

其實從2023年開始,許多監理所已提醒,市面上的大燈改裝選項包括HID(氙氣燈具)及LED(非氣體放電式)。若機車原廠配備包含HID或LED頭燈,則在行照中會有相應的登記。然而,如果是售後市場的改裝,則必須在行照中登記為相應的光型,並在進行定期檢驗或臨時檢驗時通過專門的光型檢測儀器。這些規定的目的是為了確保改裝後的燈光符合安全標準,以保障所有道路使用者的安全。

若機車原廠配備包含HID或LED頭燈,則在行照中會有相應的登記。(圖片來源/ Sym)

依據《道路交通安全規則》附件15規定,現行車輛頭燈要變更為HID/LED光型,需檢附下列文件至監理所(站)檢驗合格後辦理變更登記:

  1. 該燈具(泡)車輛安全檢測基準審查報告。
  2. 統一發票。(證明此燈具來源)
  3. 安裝店家營利事業登記證影本要加蓋店章。(營業項目需為汽車修護類)
  4. 店家安裝證明。(需備註車號或車身號碼或引擎號)
  5. 車主身分證及印章。(如公司行號車輛須有設立核准函及公司大、小章)
  6. 汽(機)車行照或牌照登記書。

安裝檢測合格的燈具並經過監理單位的車輛變更程序,才不會受罰(最高可處新臺幣9,600元)並被要求責令檢驗、甚至面臨吊銷牌照的風險。

提醒車主,在進行任何形式的車輛改裝前,必須詳細瞭解相關法規與檢驗要求。違反規定不僅可能導致重罰,更會對騎士及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造成威脅。因此,騎士在選擇改裝車輛時,應謹慎考慮,確保所有改動都符合法規要求,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問題和安全風險。

延伸閱讀:

Total
0
Shares
Previous Post

Hyundai北美將推出免費NACS轉接器,可直接用特斯拉超充站!

Next Post

歐洲汽車業陷危機!賓士經典「三芒星車標」製造公司聲請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