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品牌小米(Xiaomi)近來在電動車市場備受矚目,不久前在紐柏林賽道(Nürburgring)以SU7 Ultra創造優異成績,而全新發表的YU7電動休旅車更在短時間內接到超過29萬筆的預購訂單。然而,近期小米卻面臨了一些尷尬處境,起因是一支小米YU7 Max煞車系統在賽道測試中著火的影片,引發市場的廣泛關注。

這支影片顯示,一輛YU7 Max電動超級SUV在賽道測試時,煞車系統竟然出現了明顯的火焰,甚至可以看到技師使用儀器測量煞車卡鉗處溫度已高達攝氏619度,距離鋁合金的熔點僅約50度之遙。
根據小米向中國媒體CarNewsChina的官方回應,此次煞車起火的原因在於YU7 Max所使用的低金屬有機材質煞車片,在溫度超過攝氏600度時,因有機材質受熱而起火。小米進一步表示,這種現象屬於煞車系統在極端使用情況下的正常現象,且強調即便起火,煞車功能仍保持正常運作,並未構成實質安全風險。

官方也指出,出現煞車起火狀況的YU7 Max,當時並未啟用車輛的煞車動能回收系統。YU7 Max設有一項名為「Master Mode」的強化能量回收系統,可提供最高達0.2G的煞車力道,有效減輕傳統煞車系統的負擔。然而,影片中的車輛似乎完全仰賴傳統摩擦煞車系統進行制動,考慮到YU7 Max高達2.3噸的車重,煞車系統在持續高速煞停的情況下必然受到極大的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此次事件與先前發生在SU7轎車上的煞車完全失效事件並不相同。去年晚些時候,兩輛SU7轎車曾因煞車元件不符合賽道激烈操駕需求而導致嚴重的煞車失效意外。相較之下,YU7 Max此次所使用的煞車片及碟盤均具備適合賽道駕駛的規格。
儘管小米對此事件已進行官方澄清,但此次事件無疑也再次提醒消費者,電動車品牌在追求高性能的同時,對於配套系統的完整性與穩定性同樣不能忽視,特別是在賽道環境這種高強度使用情況下,更需要有清晰且全面的規劃與測試。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