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電池一直被視為電動車產業的終極夢想,各大國際車廠近年紛紛投入開發,力拚將電動車續航力一舉突破1,000公里,徹底顛覆現有的電池技術版圖。根據外媒報導,BMW、Mercedes-Benz、Nissan、Toyota等指標車廠,都已啟動固態電池原型測試,盼能率先搶進市場。
固態電池體積更小、重量更輕、續航力突破
固態電池的最大賣點,在於能在更小、更輕的電池體積下,提供遠超現有鋰電池的續航表現。對電動車買家來說,這代表未來電動車不僅一次充電能跑得更遠,車重更輕盈,整體效率和設計彈性也大大提升。此外,固態電池耐熱性高、不易過熱,也有助於車輛安全與穩定性。

BMW領頭測試,賓士、Stellantis緊追在後
BMW 近期已在德國慕尼黑展開i7原型車的固態電池測試,這款新電池由美國Solid Power公司供應,採用硫化物電解質,未來將應用於BMW Neue Klasse系列。不過,外媒報導表示,量產版車款目前預估要等到2030年代才有機會問世。
賓士同樣不甘示弱,今年2月便啟動搭載固態電池的EQS原型車道路實測,該電池來自Factorial Energy。賓士電池開發負責人表示,這款新電池能量密度較現有產品提升25%,不僅更輕更小,也讓車輛設計更有彈性,安全性同步升級。

歐系車廠Stellantis同樣與Factorial Energy合作,預計2026年展開相關測試。集團高層更將固態電池視為「電池化學的北極星」,可望在續航力、成本、碳足跡等方面實現重大突破。
日系雙雄Toyota、Nissan搶先量產時程
在量產時程上,日本雙雄Toyota與Nissan則表現積極。Toyota會長豐田章男雖然始終認為油電車的存在可能才是未來車輛的解答,但還是目標在2027年量產固態電池車款,而Nissan則喊出2028年導入。不過,業界普遍認為Nissan目前正面臨經營挑戰,時程或有變數。

市場普及仍有難關,車廠持續突破技術瓶頸
雖然各大車廠摩拳擦掌,固態電池距離大規模量產仍有不少技術與生產障礙,包括成本、產能與穩定性問題,都需再花時間克服。然而,隨著BMW、賓士、Toyota與Nissan等品牌持續推進,不僅將讓電動車續航大幅升級,也可能在未來數年徹底改寫全球電動車市場生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