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電動車曾踏上金門還有代理商引進!如今台灣嚴防「洗產地」使布局卡關

比亞迪曾被引進金門,打造共享系統。(圖片來源/ TVBS)

比亞迪汽車積極布局全球市場,近年來不斷推出創新科技與高性價比產品,引起各界關注。這家中國大陸品牌展示了諸如車身垂向全電動化控制、自動停車等先進技術,同時採取積極的降價策略,如海鷗車型僅售23萬台幣。比亞迪計劃在2030年前實現一半以上的銷售來自海外市場,台灣也是其目標之一。然而,台灣政府為防堵中國車企進入,祭出國產自製率等法規限制,使得比亞迪等品牌的台灣市場拓展計畫面臨挑戰。

比亞迪汽車近期頻繁推出新技術,包括能夠保持車身完全無震動的垂向全電動化控制系統,以及能在狹窄空間中自動停車的功能。除了技術創新外,比亞迪還採取積極的價格策略,去年一口氣將22款車型全部降價,其中海鷗車型售價低至23萬台幣,高性價比極具吸引力。

熱駕經典90總編輯陳政義表示,在台灣自製率法規出台前,比亞迪已在台灣設立公司,其旗下品牌方程豹曾尋求媒體試駕機會,希望讓台灣讀者了解他們的產品。此外,理想汽車也曾接觸相關媒體。陳政義認為,中國品牌對台灣市場高度感興趣,長遠來看,限制這些品牌進入台灣市場可能導致消費者失去體驗先進電動車的機會,同時台灣自身的汽車工業也可能難以融入全球供應鏈。

比亞迪車用科技推陳出新,極窄車位自動停車系統。(圖片來源/ 翻攝比亞迪微博)

比亞迪積極拓展海外市場的原因是該公司計劃在2030年實現一半以上的銷售來自中國大陸以外的市場。根據統計,2024年比亞迪銷售了427萬輛車輛,其中90%為中國大陸車主購買,海外銷量達41.7萬輛。今年比亞迪的海外銷售目標是翻倍增長,增幅要達到91.8%。為實現這一目標,比亞迪已在歐洲、泰國、柬埔寨、烏茲別克和巴西等地建立工廠,台灣也包含在其銷售布點計劃中。

事實上,比亞迪早在2018年就曾進入台灣市場,當時在金門有租車公司和代理商引進其產品打造共享系統。然而,為防堵中國大陸車企來台,台灣經濟部提出了國產自製率的要求,導致各車廠暫緩來台計劃。

智璞研究所綠能中心主任余適伯表示,若比亞迪想通過洗產地將進口部分認定為國產,台灣必須認真考慮如何調查產品的原始產地來源,可參考美國針對中國太陽能面板廠商在東南亞洗產地後轉賣至美國的處理方式。經濟部強調,洗產地行為可能會受到處罰。

若比亞迪想通過洗產地將進口部分認定為國產,台灣必須認真考慮如何調查產品的原始產地來源。(示意圖/ Shutterstock)

相較於傳統車廠,中國電動車品牌在2025年上海車展上展示了許多創新科技,顯示出他們在市場競爭中不斷推陳出新的決心。車輛中心董事長王正健表示,傳統車廠擁有良好的汽車零件技術,但仍在思考電動車是否為唯一的未來,因此不願放棄汽油引擎技術。

而比亞迪則因在中國擁有龐大市場支撐,能獲得低成本的馬達和電池,加上政府補助,使其成本較低,進入歐洲市場後給德國車廠帶來很大壓力。王正健認為,雖然德國車廠有百年歷史、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品質,但在汽車電子應用和自動駕駛方面相對落後,這正是台灣的機會。

國際清潔交通委員會曾對全球21家車企進行評比,中國大陸車商在零排放汽車市場表現突出,而德系車廠的轉型則較為緩慢。在製造企業評級中,特斯拉和比亞迪分別佔據第一和第二名。這份報告不是評鑑車輛的好壞,而是針對全球減碳趨勢,強調電動車在這一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延伸閱讀:

Total
0
Shares
Previous Post

道奇挑戰者裝上寬體秀肌肉,V8動力配上炫炮燈光全場焦點

Next Post

Shoreline Bespoke LM Coupe輕量雙座跑車亮相,重燃駕馭熱情的手工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