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安全不能夠輕忽,無論是平日自行檢查油水、胎壓,還是定期進廠保養,都只是確保上路安全的基本功。而當愛車達到一定車齡,更不能忽略「定期驗車」這例行公事。那麼多久要驗車一次?忘記驗車會怎樣?《地球黃金線》替你一次整理驗車流程、費用、檢驗項目與常見NG原因,讓驗車過程更順暢。

驗車要帶什麼文件?
驗車當天,記得準備以下文件:
- 行車執照
- 有效期限30日以上的強制汽車責任保險證明(紙本或電子)
- 牌照登記書(自用小型車免附)
若為新領牌照、變更檢驗或特殊用途車輛,須檢附相關車輛證明文件
多久要驗車一次?
依據交通部規定,汽機車需按出廠年份與使用性質定期驗車。以下是常見車種的檢驗頻率:
自用小客車與大型重型機車
- 出廠未滿5年:免驗車
- 5年以上未滿10年:每年驗1次
- 10年以上:每年驗2次
租賃自用車
- 未滿3年:免驗車
- 3年以上未滿6年:每年驗1次
- 6年以上:每年驗2次
*注意:車主必須於指定檢驗日期前後1個月內完成驗車,營業用大客車為「指定日期前1個月內」,逾期將面臨罰則!
若期限最後一日逢例假日,則可順延至下一個工作日完成檢驗。

驗車地點怎麼選?
車主可攜車前往各地監理站,或選擇政府立案的民間代驗廠,費用相同但代驗廠通常提供更彈性的時段與快速服務,建議上網查詢附近代驗廠據點與營業時間。
驗車費用多少錢?
車種 | 驗車費用(新台幣) |
小型汽車 | $450(第二次驗車$300) |
大型汽車(含曳引車) | $600 |
拖車 | $450 |
忘記驗車會如何?
- 逾期未驗:罰款新台幣900~1,800
- 逾期1個月以上:吊扣牌照
- 逾期6個月以上:牌照註銷
驗車檢查項目有哪些?
檢驗過程全面檢查車輛的各項行駛與環保狀況,包括:
- 排氣測試
- 地磅測重
- 偏滑與煞車效能測試
- 車燈與方向燈檢查
- 胎紋深度測試(需≧1.6mm)
- 車身、底盤、引擎號碼與燈具外觀檢查
驗車常見NG原因
不少車主「以為沒問題」卻在這些項目中箭落馬,以下為常見不合格原因:
- 廢氣排放超標
- 車燈、方向燈損壞或私改燈光
- 煞車力左右不平衡(差異超過30%)
- 腳煞車效能不佳(低於車重50%)
- 手煞車效能不足(低於車重16%)
- 胎紋深度不足(低於1.6mm)

驗車不只是例行公事,而是守護行車安全的底線。定期驗車不是為了「避免罰款」,更是保障你我他人用路安全的重要關卡。隨時掌握愛車檢驗週期、準備好應備文件、順利過關,就是最聰明的車主心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