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動車製造商比亞迪 (BYD) 近年積極拓展海外市場,更一度傳出進軍台灣。不過,就我國現行的法規而言,中國車無法整車直接輸入台灣,為此有傳聞指出比亞迪或將繞道透過「泰國製造」,並將整車出口台灣,預計最快今年底進駐台灣市場,引發產業關注。為此,經濟部回應,若確定存在違規轉運行為 (洗產地),將啟動四大反制措施來應對。

台灣目前禁止中國整車及底盤進口,且根據去年經濟部產發署公布之「在地化供應鏈合作價值比率」,還要求車廠逐年提升本地供應比率,旨在杜絕洗產地問題。不過,倘若比亞迪透過泰國生產基地將車輛出口到台灣,則能夠繞過來自中國的進口禁令。

根據交通部「車輛型式安全審驗管理辦法」規定,所有進口整車必須取得交通部核發的車型合格證明書。不過經調查發現,比亞迪目前並未取得車型合格證明書,尚無法在台灣合法銷售。但是,近期業界傳出,比亞迪已委託港商太古汽車擔任台灣總代理,並開始招募經銷商,而且外傳比亞迪可能以旗下豪華品牌騰勢打入台灣,以豪華SUV「N9」作為首發,藉由空間優勢暨PHEV動力搶下國內休旅車份額。

針對比亞迪計劃從泰國出口整車並以「泰國製造」名義進入台灣市場,外界也質疑政府政策是否能有效做出反制,並對規避措施提出相關規定。經濟部強調,若確定存在「洗產地」的違規轉運行為,將依法啟動應對機制。

有關第三地轉運行為,經濟部表示,將採取四項措施來應對,包括進口量監控、加重處罰,違規者最高可處300萬元罰鍰,同時可能限制進出口行為,停止其一個月以上一年以下輸出、輸入或輸出入貨品。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