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BMW電動新篇章,創下生產300萬輛新能源車款里程碑

BMW慕尼黑工廠近日生產品牌第300萬輛新能源車款。(圖片來源/ BMW)

BMW集團於近日宣布,其位於德國慕尼黑生產工廠已正式完成第300萬輛電能化車款的生產里程碑,這輛具有歷史意義的車款為BMW 330e Touring插電式油電混合車,塗裝為Portimao藍,預定交付至英國市場,此成就不僅彰顯BMW持續擴大其電動化產品陣容的成果,更顯示其全球生產體系正朝向全面電動化穩健推進。

根據BMW集團公布的數據,截至2024年,集團旗下每四輛新車銷售中,就有一輛為純電動車或插電式油電混合車。在生產端BMW已將電能車款與傳統燃油車款整合於同一條產線生產,展現高度彈性與靈活性,負責生產的BMW董事會成員Milan Nedeljković表示:「BMW全球生產網絡已全面具備電動車製造能力,為我們在電動化領域的持續成長奠定堅實基礎。」

BMW的電動車之路可追溯至2013年,當年於萊比錫工廠開始量產純電城市車BMW i3,並同步推出品牌首款插電式油電混合跑車BMW i8。初期,受限於車體結構特殊,i3在專屬產線生產,與傳統動力車並行製造,但隨著生產技術進步,BMW逐步將純電與油電混合車款納入既有生產架構中,不再需要獨立設線,大幅提升整體效率與產能彈性。

BMW集團新能源車款產線已相當成熟,旗下品牌皆具備電動車產線。(圖片來源/ BMW)

目前,全球所有BMW集團工廠,包括Mini與Rolls-Royce品牌,皆已具備電動車生產能力,自2019年於英國牛津工廠開始生產Mini Cooper SE後,BMW進一步拓展純電產品線,陸續推出於中國生產的BMW iX3,以及2021年於丁戈爾芬與慕尼黑工廠啟動的BMW iX與i4,至2022年,所有德國境內工廠皆完成純電產能佈建。

在歐洲之外,BMW亦積極擴展全球電動車產能版圖,中國市場早已全面導入電動車製造,美國斯帕坦堡工廠則預計自2026年起開始生產純電車款,墨西哥聖路易斯波托西工廠將於2027年加入「新世代平台Neue Klasse」的BEV生產行列。南非羅斯林工廠自2024年起也開始生產插電式油電混合車。至於在巴西、印度與泰國的在地工廠,目前已同步具備電能車製造能力。

除了整車生產外,BMW在電動動力系統領域亦不遺餘力,自i3問世以來,丁戈爾芬工廠即肩負高壓電池模組與電動馬達的核心製造任務,BMW更設立專屬「電驅動生產中心(Competence Centre for E-Drive Production)」,於2022年達成年產超過50萬套e-Drive系統的里程碑。目前,BMW第五代高壓電池與驅動系統已在雷根斯堡、萊比錫、美國斯帕坦堡等地組裝,相關技術也將應用於即將於匈牙利德布勒森新廠投產的第六代電驅動系統,該工廠將專門負責「Neue Klasse」新世代平台車型的生產。

BMW生產端已能將新能源車款與傳統燃油車款,整合於同一條產線生產。(圖片來源/ BMW)

此次第300萬輛電能化車款的誕生,也為慕尼黑工廠的轉型鋪下新頁。BMW宣布,該工廠將於2027年底前全面轉型為純電車專屬工廠,屆時代表BMW 3系列傳統燃油車款將首次自該廠退場。據外媒報導,下一代3系列(代號G50)與M3高性能版本(代號G84)預計將移交至丁戈爾芬生產,但目前尚未獲得官方證實。

隨著產品線與產能持續擴大,BMW集團在電動車市場的表現亦屢創佳績,2025年第一季,BMW集團電能化車款(含純電與油電混合車)銷售達157,495輛,較去年同期成長28.5%,其中純電車款年增達32.4%,銷量達109,513輛。整體而言,電能車佔集團總銷量比例達26.9%,其中純電車達18.7%,儘管距離2023年訂下「2030年純電車佔比超過50%」的目標仍有一段距離,BMW對於未來仍充滿信心。

從2013年的i3,到今日達成第300萬輛電能車下線,BMW不僅展現十多年來在永續移動領域的堅定投入,也再次強調「科技中立」與「彈性生產」的策略正穩健開花結果,隨著全球電動化版圖持續擴大,BMW正穩步朝向下一個百萬級里程碑邁進,並以「Neue Klasse」新平台作為核心推進力,打造真正屬於未來的新世代車壇。

延伸閱讀:

Total
0
Shares
Previous Post

Toyota「新東京本社」大樓正式動工,2029年品川將迎來城市新地標

Next Post

Toyota最小的油電車款Aygo X Hybrid問世,GR Sport性能版同步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