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ssan新任執行長Ivan Espinosa宣布「RE: Nissan」大規模重整計畫後,除了有新車規劃的資訊外,還有一系列大規模整頓財務的行動,以減輕營運成本,力求在激烈競爭與市場壓力下生存。最新消息指出,Nissan已開始對美國密西西比州Canton工廠員工提供自願離職補償方案,並針對財務、企劃、人力資源及資訊科技等部門的白領員工提出優退計畫。這也是日產全球裁員、瘦身營運的其中一環。

美員工面臨買斷方案,年度調薪同步凍結
根據內部郵件顯示,Nissan不僅在美國推動自願離職,全球各地還同步宣布凍結年度績效加薪,以降低人事成本。Nissan北美區負責人Christian Meunier強調:「雖然美國已經做出不少努力,但現在必須進行更有策略、更精簡的調整,這對日產的重生至關重要。」

全球Re:Nissan計畫,關廠賣產裁員規模擴大
事實上,Nissan這波Re:Nissan全球重整行動,規模比外界預期還要龐大。官方已經確認將關閉全球17座工廠中的7座,其中預計日本至少2座、泰國1座將被波及,並計畫把美洲皮卡生產從墨西哥與阿根廷整併至墨西哥單一廠房。為進一步活化資產,Nissan還打算在2026年3月前出售位於橫濱、估值超過1000億日圓(約新台幣215億元)的總部大樓。

裁員2萬人、削減零件複雜度、平台數砍半
這一系列重整方案目標極為激進:全球預計裁減多達2萬名員工,並在2035年前將車用零件複雜度減少70%、現有13個車型平台大砍至僅剩7個。這些措施都是為了把單一員工的平均成本降到更低、提升整體營運效率。
極限壓縮保生存,Nissan邁向轉型關鍵期
雖然Nissan是全球最具代表性的汽車品牌之一,但在產業轉型、電動化及市場競爭壓力加劇下,只能靠積極裁員、瘦身、關廠與資產活化等手段努力求存,甚至還打算出售日本橫濱總部大樓再回租,一切都是為挺過財務危機。

對於美國在地員工來說,眼前雖有補償方案,但產業前景仍存不確定風險。外界關注,經歷大規模重整之後,Nissan能否浴火重生、在新一輪汽車產業洗牌中重新找回競爭力,未來發展值得持續觀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