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ssan重整美國市場的下一步是找Ford合作?欲利用福特工廠降低關稅衝擊

Nissan重整美國市場的下一步是找Ford合作?欲利用福特工廠降低關稅衝擊。(圖片來源/ Shutterstock)

近期,電動車市場的動態引起了業界高度關注,特別是在美國市場上,兩大汽車巨頭Nissan與Ford之間的新合作備受矚目。據外媒報導,因應電動車需求疲軟及成本壓力,Ford決定將位於肯塔基州的電池廠部分產能讓渡給日系對手Nissan,而對於正在重整旗鼓的Nissan來說,關稅與製造成本的問題也都能因此減少,這不僅是雙方合作、各取所需的突破,也反映出美國車市的複雜現況與關稅挑戰。

因應電動車需求疲軟及成本壓力,Ford決定將位於肯塔基州的電池廠部分產能讓渡給日系對手Nissan。圖為福特密西根工廠。(示意圖/ Shutterstock)

這座肯塔基州電池廠由Ford與韓國電池製造商SK On於2022年成立合資企業BlueOval SK共同打造,原本計畫分別建造兩座年產能各為43GWh的電池工廠,專門供應Ford與旗下豪華品牌Lincoln的電動車使用。然而,報導指出目前兩座工廠中,一座尚未啟用,另一座僅部分投產,顯示Ford的電動車計畫未如預期快速擴張。

福特原本計畫分別建造兩座年產能各為43GWh的電池工廠,專門供應Ford與旗下豪華品牌Lincoln的電動車使用。(圖片來源/ Shutterstock)

為改善利用率,Ford允許Nissan利用這些電池產能,成為Nissan快速進軍美國電動車市場的捷徑。透過在美國本地生產電池,Nissan可望有效減少因進口零件及整車面臨的高關稅風險。對Nissan來說,這是一條短期內提升競爭力、又減少製造成本的現實之路。

Ford本身原本寄望於電動車市場的高速成長,然而現實卻是需求未如預期爆發。據悉,Ford旗下Model e電動車部門在上一季虧損高達8.5億美元,儘管銷量從1萬台提升至3.1萬台,但仍無法彌補成本壓力。與此同時,Ford也暫停了全新電子電氣架構(E/E Architecture)的開發計畫,展現出其對電動車未來布局的謹慎態度。

Ford旗下Model e電動車部門在上一季虧損高達8.5億美元,儘管銷量從1萬台提升至3.1萬台,但仍無法彌補成本壓力。(圖片來源/ Ford)

美國電動車市場需求的疲弱,部分來自政治因素影響。共和黨提出法案,意圖取消購買電動車可享有的7,500美元稅收抵免,此舉受到總統川普大力支持,將使市場購車誘因大減。此外,原物料與生產成本持續攀升,也為汽車廠商帶來更大壓力。對Ford而言,這一切不確定因素使得其電動車戰略不得不調整。

Nissan計畫未來在美國密西西比州坎頓(Canton)工廠生產電動SUV,並已在今年3月透露將向SK On採購電池。(圖片來源/ Shutterstock)

至於Nissan近況則比起福特更為艱困,今年第一季公司整體虧損高達45億美元,已宣布裁員兩萬人,並中止了在日本自建電池廠的計劃。不過,Nissan除了先前傳出打算出售橫濱總部大樓再回租,以此填補財務破洞,還計畫未來在美國密西西比州坎頓(Canton)工廠生產電動SUV,並已在今年3月透露將向SK On採購電池。因此,這回利用Ford肯塔基電池廠產能,正是Nissan整合美國本土電動車製造供應鏈的策略一環。

這回利用Ford肯塔基電池廠產能,正是Nissan整合美國本土電動車製造供應鏈的策略一環。(圖片來源/ Shutterstock)

目前,Ford及其合資企業BlueOval SK均未對與Nissan合作一事做出官方回應,SK On也未明確表示未來將在何處為Nissan生產電池。但此舉無疑凸顯汽車產業在新能源轉型過程中,供應鏈合作及資源共享將成為常態。

目前,Ford及其合資企業BlueOval SK均未對與Nissan合作一事做出官方回應,SK On也未明確表示未來將在何處為Nissan生產電池。(圖片來源/ Shutterstock)

這波合作亦反映出整個汽車產業的趨勢。其他車廠如GM通用汽車近期也放棄了密西根一座在建的電池廠,轉由合作夥伴LG Energy Solution接手,既有電池廠產能利用率偏低。Honda則宣布縮減電動車及軟體相關投資計劃,並暫緩加拿大新電動車及電池工廠建設2年。

總結來說,Nissan選擇與Ford共享肯塔基電池廠產能,既是出於降低關稅及供應鏈風險的考量,也是面對資金壓力與電動車轉型挑戰的現實選擇。未來隨著市場變化,這樣的合作模式或將成為電動車產業鏈中重要的新常態,值得業界持續觀察。

延伸閱讀:

Total
0
Shares
Previous Post

鶯歌高齡翁行動不便硬上路 ,警攔查發現無照駕駛網怒:別害人!

Next Post

間諜照/捕獲Territory測試車,Ford台灣休旅陣容將出現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