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鉅額虧損的Nissan,正加速推動全球性重整計畫,據多家日媒報導,該公司正考慮出售位於日本橫濱市西區、價值上看1,000億日圓(約新台幣209億元)的全球總部大樓,以籌措龐大的重組費用,應對包括全球7座工廠關閉及約2萬名員工裁撤在內的企業改革行動。
根據Nissan 5月23日公開的財報說明會資料,該公司為因應至2026會計年度(截至2026年3月)預估高達600億日圓的重整費用,正評估多項資產處分選項,其中包括橫濱總部大樓的出售計畫。該棟大樓坐落於橫濱市西區,鄰近橫濱站與港未來(Minato Mirai)商圈,2009年由前總裁Carlos Ghosn任內自東京銀座遷移至此,是Nissan全球業務的核心樞紐之一。
雖傳出售金額可達1,000億日圓,但Nissan高層表示,若成案,將以「賣後回租」(leaseback)方式繼續使用該設施,確保營運不中斷。該建物除作為總部辦公空間外,內部也設有Nissan車款展示廳,對品牌形象與客戶互動具有重要意義。
Nissan在聲明中指出:「為確保財務健全與業績回升,公司正全面評估各項可能選項,目前尚無法對特定計畫做進一步說明。」

這波資產變動源自Nissan正面對嚴峻經營環境,該公司2025年3月期財報顯示,最終虧損達6,708億日圓,較前一年度4,266億日圓的獲利大幅惡化,創下公司史上第三大虧損紀錄,這也迫使Nissan於今年5月13日正式公布名為「Re:Nissan」的全球重建計畫。
根據該方案,Nissan將於2027年度前關閉或合併全球共7座整車組裝工廠,將現有的17座廠區縮減至10座,並在全球裁減約2萬名員工,藉此在2026年度前達成5,000億日圓(約新台幣1,048億元)的固定與變動成本削減目標。日本國內方面,神奈川縣內的追浜工廠與Nissan車體的湘南工廠已被列入潛在裁撤名單,員工安置與地方政府的回應也備受關注。

Nissan財務長(CFO)Jeremy Papin也坦言,儘管2025年度已計入約600億日圓的重組費用,2026年度仍將追加相似金額,以支應更深層次的結構調整。為籌措資金,公司將進一步推進不動產與閒置資產的處分,降低財務壓力。日本汽車產業觀察人士分析指出,Nissan的現金流與資產活化壓力頗重,此次出售總部的傳聞顯示公司改革決心,但同時也凸顯其營運困境未解。「若總部大樓最終出售,將是繼Carlos Ghosn時代後,公司另一項象徵性大動作。」
目前Nissan方面尚未正式宣布總部出售時程與對象,但市場普遍認為,在巨額赤字與壓力重重的重整計畫推動下,資產處分僅是開始。觀察人士指出,Nissan未來仍需進一步縮編車款、優化全球供應鏈與強化電動車佈局,才能逐步從經營風暴中走出。綜觀目前局勢,Nissan正在經歷自戈恩事件後最嚴峻的變革考驗,這場以「人員削減」、「工廠關閉」、「資產處分」為核心的重建戰役,將深刻改變這家百年車廠的企業體質與未來走向。對日本汽車產業乃至全球汽車市場而言,這場Nissan風暴的餘波,尚未結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