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全球電動車市場成長趨緩、地緣政治與政策變動帶來的不確定性,日本車廠Honda於近日舉行2025年商業更新說明會,公布其最新的四輪電動化戰略調整方案。Honda社長三部敏宏在說明會中指出,未來將以「智能化」與「油電混合動力」雙主軸,全面強化企業競爭力,同時穩健邁向碳中和與交通事故零死亡的長期目標。
在說明會中,Honda坦言全球EV電動車銷售增速未如預期,各國環境規範與通商政策變化頻繁,使整體市場充滿不確定性,原訂2030年EV銷售佔比達30%的目標將難以實現,現已修正預估將低於此一數值。然而,Honda並未因此放棄電動化路線,仍強調EV是乘用車邁向碳中和的最終解,Honda將適時調整EV產品上市計畫與投資節奏,包含重新規劃加拿大的價值鏈布局,並預計2026年推出「Honda 0系列」第一款EV,導入先進的ASIMO OS系統與高效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
面對市場需求趨勢與技術演進,Honda將「智能化」列為下一階段核心競爭力,積極開發能在市區與高速公路皆可實現全路段駕駛支援的次世代ADAS技術,該系統預計自2027年起,於北美與日本市場推出的主力EV與油電混合車款上全面導入。更進一步,Honda與日本半導體龍頭瑞薩電子攜手開發AI效能達2,000 TOPS、能效20 TOPS/W的高階SoC系統單晶片,用以SDV強化軟體定義車輛的智能駕駛體驗。

- 更多新聞:新年式Honda ZR-V美國配備升級登場!本田維持2.0升自然進氣引擎開價78.5萬起
- 更多新聞:不讓大改Toyota RAV4專美於前!美國Honda CR-V Trailsport上市開價120萬
Honda指出,與一般僅限高速道路的ADAS不同,新系統能處理市區頻繁的交叉路口與複雜交通參與者,為此整合自動駕駛技術中累積的物體識別與行動預測能力。此外,由於ADAS系統對冷卻與電力管理要求極高,Honda將自家高效率油電系統視為最佳載體,並運用其「Man-Maximum與Mech-Minimum」設計理念,實現小型車內部空間與功能的雙重最適化。中國市場方面,Honda則與自動駕駛新創「Momenta」合作,針對當地複雜交通環境研發在地化ADAS系統,未來將搭載於中國市場所有新車型上。
隨著EV市占放緩,Honda也大舉強化油電混合動力佈局,鎖定2030年前EV普及過渡期,推出更具競爭力的次世代e:HEV油電系統,新系統除提升引擎效率與馬達驅動效能,還將結合新一代平台與電動四驅系統,實現油耗提升10%以上,並追求高駕馭樂趣。成本方面,Honda預計透過與供應商協同開發、零件共通化、生產效率提升等方式,讓新系統的整體成本在2027年前,相較2018年車型降幅超過50%、比現行2023年車型降低30%以上。
在北美市場,Honda也將開發專為大型車設計的混合動力系統,以滿足當地高空間、高載重需求,整體而言,Honda預計自2027年起推出13款新世代油電車型,全面強化產品陣容。而在生產與供應鏈策略方面,Honda強調打造具彈性的混流產線,能同時生產EV與油電車,以因應不同市場的快速需求變化。為了確保電動車核心部件如電池的穩定供應,Honda也將重新調整資源分配,靈活調配現有資產與產能。此外,Honda延續「地產地消」的企業傳統,強化各地工廠生產調度能力,確保可快速應對供需波動與政策衝擊。

除了四輪業務外,Honda的二輪事業亦表現亮眼,2025財年全球銷量突破2,057萬台,市佔率近四成,並在37國創下歷史新高。隨著如印度、東南亞等全球南方市場人口與所得提升,Honda預估至2030年全球二輪市場將從目前的5,000萬台擴大至6,000萬台規模。
為因應此成長,Honda持續擴大電動二輪車布局,今年初已於印度推出「ACTIVA e:」與「QC1」兩款新車,全球戰略車「CUV e:」與「ICON e:」也已在印尼開賣,預計今年陸續進軍歐洲與日本市場。同時,為加速電動化轉型,Honda計畫於2028年前在印度啟用專屬的電動二輪工廠,導入模組化設計與高效率生產體系,期盼未來在電動二輪領域也能奪得市佔冠軍。
在整體經營策略上,Honda亦宣布將持續提升財務體質,透過業務重組與資源再配置,加強獲利能力與資本運用效率,隨著新事業開展與技術投資需求上升,Honda強調將在保持穩健財務的前提下,靈活因應全球經濟與產業局勢的變化。Honda此次針對電動化與智能化進行的全面戰略調整,不僅反映出傳統車廠對當前EV市場實況的冷靜判斷,也展示其擁抱新技術、靈活應變的企業韌性。未來,Honda將以智能駕馭與油電混動雙軌並進的策略,為全球用戶提供更智慧、更永續、更具駕馭樂趣的移動體驗。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