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環保意識的抬頭,許多車廠推出了怠速熄火系統(Start/Stop System),旨在降低油耗並減少排放。該技術能夠在車輛停止時自動熄火,並在駕駛者踩下油門時重新啟動引擎,理論上可提高燃油經濟性。然而,這項技術的實際效果在幾乎所有車主眼中,都覺得感受不到省油優勢,還因為反覆啟閉引擎而加速電瓶損耗,還可能在怠速時無法吹冷氣,成為全球公認最討人厭的新車配備,只要一上車就是先關閉再說…..因此,這項配備最近引起了美國環保署(EPA)的關注。

車主不滿:電瓶損耗與省油效益低
儘管怠速熄火系統在等紅燈時看似有省油、降低排放的功效,但實際上它帶來的油耗節省並不如預期。根據測試數據,該系統對油耗的改善僅在4%到5%之間,並且在短暫停車(例如停車標誌處)時,這一效益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對不少車主來說,這項技術的真正困擾反而是對車輛電瓶的影響。由於系統頻繁啟動和熄火,電瓶會承受額外的負擔,縮短其使用壽命。
除此之外,如果遇到走走停停的路段,怠速熄火的頻繁啟閉引擎更是惱人,這也使得車主們感到非常不滿,因為在他們看來,這項配備好處不大,而電瓶的損耗卻相對顯著,還需增加更高的維護成本。

美國EPA介入:計劃整頓激勵政策
對於怠速熄火系統的效果和相關爭議,美國EPA近期提出了可能的整頓計劃,並關注車廠如何利用該技術獲取「off-cycle credits」。原本這旨在鼓勵車廠安裝能夠減少排放的技術,但EPA現在認為,這些激勵措施可能並未真正達到預期效果,且車主的負擔並未得到有效減輕。
目前,車廠並無義務在車輛中安裝怠速熄火系統,儘管大多數新車會配備此技術,且駕駛者通常能選擇手動關閉。然而,有車主反映,許多車輛每次啟動時,該系統會自動啟動,並要求駕駛者每次都手動關閉,這讓許多人感到煩擾,並加深了對這項技術的不滿。

怠速熄火系統的實際效果與未來
目前的研究和測試表明,怠速熄火系統在長時間靜止時確實能夠帶來一定的燃油節省,但如果車輛只停留片刻,其效果微乎其微。而且,對於那些不太了解或不願意頻繁操作的駕駛者來說,這項技術的利弊並不明顯,甚至成為駕駛中的一大困擾。
儘管怠速熄火系統在某些情況下有助於提高燃油效率,但對電瓶的損耗以及車主的不滿也讓這項技術陷入了爭議。環保署長Lee Zeldin承諾會設法整頓,但目前並不知道究竟會如何進行調整。無論如何,隨著EPA對該技術的監管可能加強,未來車廠是否會繼續推行這項技術,並是否會調整其激勵措施,將成為業界的關注焦點。此外,如何平衡燃油經濟性和車主的實際駕駛體驗,可能會成為未來汽車設計的關鍵考量之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