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純電動車市場的發展似乎遇到了瓶頸,儘管支持者仍大力推動,但現實卻顯示,電動車市場已變化為富人不再買單,經濟較不寬裕的消費者則因價格過高而難以負擔,已逐漸限縮至部分中產階級。可由豪華電動車銷售遇冷看出,高端市場對於電動車的興趣正在減弱,Maserati近期已宣布取消其MC20 Folgore純電版,而另一家高性能電動車製造商Rimac的Nevera車款銷售遠不如預期,事實上多家豪華車廠已紛紛調整策略,放棄「全面電動化」的計畫,回歸內燃機與混合動力車款。
更大的挑戰在於,平價電動車仍昂貴,普羅大眾難以負擔,與此同時,Volkswagen近日發表了一款入門級電動車概念車ID.Every1,該車型的量產版本價格預計為20,000歐元(約新台幣71.4萬元),雖然媒體普遍稱其「價格親民」,但對一般消費者而言,這個價格仍然偏高,且車型屬於A級小型車,空間有限,對於預算較緊的消費者而言,購買二手電動車似乎是唯一選擇,但這條路也充滿挑戰。

二手電動車市場問題重重電動車的維修與保養成本高昂,2019年,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曾警告,減碳法規可能導致市場扭曲。當時,葡萄牙因燃油價格高昂而成為電動車接受度較高的國家之一。然而,近年來的市場變化顯示,電動車的維護費用並不如想像中低廉,例如:諸多車廠被爆出更換電池組的價格高得驚人。此外,電動車的保險費用普遍比燃油車更高,因為維修成本昂貴,甚至連小型碰撞事故都可能導致車輛「全損」報廢,充電費用方面,若頻繁使用快充,不僅會提高成本,還會縮短電池壽命,增加長期維護支出。
電動車貶值速度快,持有成本高隨著市場認知的改變,二手電動車的貶值速度正急劇加快。例如Tesla近來因其執行長爭議風波,導致許多車主開始拋售車輛,當市場供過於求,二手車價格迅速下跌,原先以「Tesla stretch財務壓力下購車」方式購買的消費者,如今面臨殘值低落與貸款壓力的雙重打擊。電動車的折舊問題並不只限於特斯拉,隨著市場逐步認識到電池更換成本高昂,其他品牌的電動車價格也將受到影響,若電池價格未來仍居高不下,這些車輛可能變得更不具吸引力。

燃油車仍具吸引力,中產階級是否會動搖?目前,市場上仍有許多燃油二手車選擇,且擁有更寬敞的空間與更長的行駛里程,價格甚至比未來的入門電動車更具競爭力。例如中產階級最喜愛的SUV車型,如今即便是電動版,其續航里程仍受限於電池技術,無法完全取代燃油車,面對這樣的市場趨勢,電動車是否真能成為未來的主流交通工具仍存疑。在過去全球許多消費者是出於自環保壓力來支持電動車,但若技術未能突破,消費者可能最終選擇回歸燃油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