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兩大汽車製造商Honda與Nissan今日宣布,將正式啟動經營統合談判,預計將在單一控股公司底下合作營運,本次統合計畫還可能包括Mitsubishi。若本田、日產、三菱這3家公司成功合併,將使得新集團的全球汽車銷量躍至第3位。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三家公司高層將於今日舉行記者會,詳細說明合併的背景與未來規劃。不過,Nissan前執行長Carlos Ghosn發表評論,認為Honda是受到日本政府施壓,才促成這筆交易的展開。

本田與日產汽車今 (23) 日將簽署一份備忘錄(MOU),正式開始協商經營統合的具體細節,包括控股公司的設立時間、持股比例及人事安排等。NHK日本放送協會引述消息來源指出,雙方目標在2025年6月達成最終協議。目前Nissan是Mitsubishi的大股東,使得三菱汽車也可能加入此次經營統合計畫。
從2023年的全球銷量數據來看,Honda以398萬輛排名全球第7,Nissan以337萬輛排名第8,Mitsubishi則以78萬輛排名較後。若三家公司合計,2023年銷量達到813萬輛,擁有一舉登上全球第3名的實力,僅次於Toyota豐田集團的1123萬輛和德國Volkswagen福斯集團的923萬輛,超越Stellantis集團。

日媒報導指出,此次合併計畫背後的一大驅動力是全球對EV純電動車的競爭日益激烈,尤其是要對抗如美國Tesla特斯拉和中國BYD比亞迪等新興電動車大廠。Nissan當前在中國和美國市場的銷量表現不佳,今年營收獲利較去年同期暴跌9成,且在去年11月提出了全球裁員約9,000人及減產20%的結構調整計畫,可看出其陷入相當程度的困境。

透過經營統合,本田與日產汽車有望降低生產成本和研發費用,增強市場競爭力。話雖如此,Nissan前執行長Carlos Ghosn近期卻也發表評論,認為此次合併是一個冒險的選擇,因為兩家公司在市場定位和產品線上有諸多重疊,合作難以產生1+1大於2的效果。

對於Nissan來說是力求生存的賭注,Carlos Ghosn也從Honda的角度猜測,本田高層不見得對此次合作感到開心,在整個公司需要依靠日本經濟產業省的協助下,不排除是受到日本政府的壓力才進行這樁交易。而為何說是政府施壓?Carlos Ghosn言談中暗示著,或許因為日本民族性的緣故,政府為確保Nissan繼續是由日本企業所持有,所以可能偷偷介入要求Honda與Nissan合作。

至於Carlos Ghosn的猜測是否屬實?就留給大家自行判斷了。無論如何,目前,Honda與Nissan正積極討論合作細節,並計劃將Mitsubishi也納入合併計劃之中。若三家公司成功合併,據估計市場價值將達到550億美元,能夠與豐田集團和福斯集團在全球汽車市場上展開更直接的競爭。
延伸閱讀: